淮海战役关键之战,包围消灭10万敌军,缴获兵团司令的象牙麻将
相关推荐
-
黄百韬自杀,粟裕听闻后昏死过去,老蒋给的抚恤金都不够买个烧饼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葬送蒋氏家族,其中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尤为出色,他将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取得了这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可在战斗中,当粟裕听闻黄百韬自杀毙命时,为何直接晕死过去?这中间有何隐情? ...
-
浅谈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决策与建议-客观呈现战神的思考
粟裕在淮海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与刘陈邓等圆满完成了中央歼灭敌人于江北的任务,本文浅析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相关决策与建议. 济南战役前,粟裕向主席汇报刚经历豫东大捷的西兵团非常虚弱,连一个月阻击任务都无法承 ...
-
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
美国西点军校曾专门派出团队来到淮海战场的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 淮海战役创下了三大战役中的"四个之最":我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
-
淮海战役的实际过程既不是大淮海,也不是小淮海
淮海战役之所以叫淮海战役,是因为粟裕一开始提出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目的是在海州,我就是连云港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并相机夺取淮阴淮安,实际上也就是今天的苏北连云港,淮安和盐城一带. 因为当时解放军已经结 ...
-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而且是危险性最大的战役,因为参加战役的我军总兵力少于敌军总兵力,装备更是有很大差距,粟裕当时几天几夜未合眼,此战过后更是落下了病根,由此可见当 ...
-
只差一步就到大许家,手下军长拒绝撤退,黄百韬只好死守碾庄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国军也在准备徐蚌会战计划. 徐蚌会战的计划是杜聿明在1948年初就已经提出的,就是放弃陇海路,将沿线的机动兵力全部集中到徐州附近,依托徐州到蚌埠的铁路进行补给,再加上徐州的永备国防工 ...
-
敌军的“大脑”藏匿在40个村庄中,如何查明?粟裕自有妙计!
1948年11月9日,著名的淮海战役进入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国民党名将黄百韬率领的第七兵团,被华东野战军40多万大军围困在碾庄地区. 黄百韬原本留了个后手,在运河东岸安排了数量可观的兵力,打算用来掩护 ...
-
粟裕评价黄百韬:战斗力属于中上等,指挥能力一般
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曾经对国民党徐州集团的高级将领做过一番评价.<大决战>展现了粟裕对杜聿明指挥能力的认可,其实他对黄百韬也做出过类似的评价.第七兵团的战斗力不是最强(下辖25军.63军. ...
-
淮海战役胜利后,为何说是黄百韬给粟裕上了一课,怎么回事?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淮海战役胜利后,为何说是黄百韬给粟裕上了一课,要知道当时在粟裕的指挥之下,华野将黄百韬兵团全歼了,并且还将黄百韬击毙.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8年11月1 ...
-
豫东战役,区寿年劝粟裕见好就收,为何粟裕还想吃掉黄百韬兵团?
上期说到,豫东战役的围歼阶段,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首先对区寿年兵团的整编75师发起攻势. 从1948年6月27日到7月2日,经过累计5天的猛攻,整编75师大部已经被歼灭,其残部龟缩在榆厢铺.龙王店 ...
-
没有郭汝瑰,粟裕还能不能打赢淮海战役?
情报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间谍的作用.克公说过,情报70%是来自公开渠道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卧底和间谍传来的有用的情报往往并不多,没有那么关键,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碾庄战役粟裕突然停止进攻,黄百韬突发奇想:是不是共军逃跑了?
淮海战役前夕,华野发现国民党军队撤退,粟裕果断下令:提前两天发动攻击 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对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完毕.10月23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同志发出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
-
何基沣张克侠突然起义,粟裕下令抢占曹八集,华野堵住了黄百韬
在所有关于淮海战役的影视剧中,尤其是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过程中,张克侠.何基沣起义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大决战>对起义前后的凶险状况有着墨甚多,但却依然没有能够把起义对战役发展起到的作用 ...
-
刚挨批不请示,粟裕又自行决断,结果反被中央授权:不必事事请示
粟裕是一位善于抓住战机的人,并且敢于大胆负责.1948年10月下旬,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10月23日,粟裕与谭震林.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华野全部兵力,与中野主 ...
-
打黄百韬遇挫,粟裕做哪些调整?为何让谭震林接替陈士榘的指挥?
淮海战役第一战便是打黄百韬兵团.这是一块硬"骨头".硬在黄百韬本人极为反共仇共,致死负隅顽抗:硬在他有李弥留下的完整工事,可以形成一个完备的防御体系:硬在我不得不由打运动之敌改打为 ...
-
淮海战役是谁提出来要打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这位大将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1948年9月24日,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向中央军委发电,以歼灭敌徐州右翼集团为目标,"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这是淮海战役设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