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渐行渐远老篾匠

(0)

相关推荐

  • 山村老篾匠吴杨古的“竹编”人生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8-11-02 13:02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吕涵 通讯员 吴渭明 严德卿 文/摄 老篾匠吴杨古71岁了,因为手艺好,五十多年间,到他这儿订蔑制品的人不少. 10月2 ...

  • 瑶乡手艺人——篾匠

    行走瑶乡,记录美好,我只负责写,传播靠大家! 篾匠  ,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塑料制品和水泥的出现,背篓,菜团等生活用具的篾制品几乎被淘汰,晒谷子的竹垫也换成了水泥坪场,篾制品再无用武之地.在瑶 ...

  • 篾匠·竹器·生活|原乡

    靖江编织竹器的篾匠师傅,但女师傅在过去非常罕见 9月19日,随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组的朋友在靖江寻访靖江一宝的靖江竹编,我才知道靖江竟也号称"淡竹之乡". 在靖江仅存的一家竹编骨干 ...

  • 吴江非遗代表性项目:周富林:守艺五十载 知“竹”而常乐

    --记非遗代表性项目黎里竹编技艺艺人周富林 在古镇黎里市河北岸,有一家远看并不起眼,但却总不缺人气的商店. 附近的居民闲时会来坐坐,店内的老式物事,总能勾起他们的记忆,睹物思情,或是睹物思人,然后一件 ...

  • 61岁手艺人用竹子编出二维码,网友:惊叹!手机能扫出来

    "我做竹编手艺50多年了,现在我想挑战把竹编二维码做出来." 镜头前的李师傅身穿一身军绿色的工作服,头发花白,脸盘红亮.整个视频里,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接下来就是静静地劈竹篾.上色 ...

  • 【兰溪非遗】朱家村篾匠的制作工艺

     朱家村篾匠的制作工艺 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现在篾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 ...

  • 故乡黄梅 渐行渐远

            本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在微信公众平台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

  • 天竺读书:老篾匠曹昌年

    天 竺 读 书 老篾匠曹昌年 图片来自网络 篾匠的山阳民间的一项老手艺,随着时间流逝,篾匠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今天为大家推荐曹昌林老师的一篇文章:篾匠曹昌年. 篾匠,制作竹器的人.曹昌年,便是山阳县板 ...

  • 黄梅|好人老吕的奉献人生

    黄梅|好人老吕的奉献人生 曹锦军围炉 好人如灯,能照亮周边需要帮助的人.好人如茶,淡而有味,却能弥久的释放芳香.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些好人好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苦竹乡吕世贵村的名誉书记吕干全,被村 ...

  • 渐行渐远的关东老物件

    渐行渐远的关东老物件 我三岁的时候,随被打成右派黑帮分子的父亲谴放到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农村,一直到上世纪的1983年9月,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以后,在东北的农村,我生活了整整15个年头. 在这15年中, ...

  •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崩苞米花 跳大神现场(2014年冬天拍摄于五常市大山里) 时过境迁,一晃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些关东乡村的老行当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也许有许多人已经忘记了. ...

  • 武汉老行当—— 篾匠

    前不久,我去湖北赤壁羊楼洞古街,在街上发现一家篾器店,里面出售各种篾制品,我买了一把竹制小雨伞.在我们武汉周边农村,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躺椅,晒垫,凉席,桌子,板凳:小及斗笠,提篮. ...

  • 老同学,我们的关系为什么渐行渐远了?

    千语熏/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说好的"毕业后要经常联系"静静地躺在同学录里,关系再好也不再互相问候. 永无止境的繁忙好像成了你不再联系老同学的理由,结婚之前,你忙着找工作,忙着升 ...

  • 李家晔 :老樟树下的木匠与篾匠【江西老家记忆】

    全文长约 2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除夕晚上,当我看见父亲的双手全是血口子,冻成一块块白肉,硬硬的,拿着一叠钱交给母亲,我心里就隐隐作痛,我知道,这薄薄的一叠钱,就是我来年的学费.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