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玩味(97):秋毫毕现赏精工 一丝不苟乃汉风
相关推荐
-
『 汉代螭龙・圆雕与佩 』
陋室精神 构文务求简约明朗 图片务求清晰馆藏 知识务求简单易懂 思想务求弘古宣扬 本公众号图文可自由下载欣赏 不可作商业用途使用,特此说明 螭龙 早期蛇形 晚期兽身 汉代人民由于对龙的极 ...
-
且看古代儒雅剑士仗剑天涯,锋芒与温润的交融!
每一个80,90后都会有一个武侠梦,梦里面的主角或者仗剑天涯或者侠肝义胆.刀剑是武侠电影作品里面的必备道具.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小物件,电影里面的人一般都是手握刀剑,要么就是系在背后,手扬起潇洒霸气.但是 ...
-
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总得带点玉(上)
玉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喜爱玉石.佩戴玉石的习惯自古就有.<玉藻>中有讲:"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无论是文人雅士或者将军武夫,都有配玉的雅兴.对于将军武夫来说, ...
-
古玉玩味(46):刚健威武盛唐风 蓄势待发赏团龙
龙--是贯穿华夏玉文化始终的题材,从具象到抽象,历朝历代的玉雕龙文化题材应有尽有.形式各具.而这件武汉博物馆的藏品龙纹佩(图1),在洋洋大观的龙纹玉雕中堪称为别具一格的作品. 图1 此件龙纹佩高5cm ...
-
古玉玩味(64):玉盒之王 南越珍赏
原创一夫之2019-04-25 08:22:18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盖盒,用青玉雕成,通高:7.7 厘米,口径:9.8 厘米(图1): 图1 玉盖盒代表了汉代玉作工艺的巅峰水平. 难度系数相对稍低的 ...
-
古玉玩味(72):藏玩文化识古趣 另例印证赏古玉
原创一夫之2019-11-05 08:01:51 藏玩者,藏.玩,玩之于赏,赏即是玩,是一个妙不可言的陶冶过程.赏之于今而摩之于古,今古交流.古今相通,超然于物外,任凭思绪升华,乐在其中了. 周玉雕鸟 ...
-
古玉玩味(74):堪为玉中极品 叹赏盛唐瑰丽
原创一夫之2019-11-18 10:14:12 物有等分高下,玉有极精普劣. 古玉之精品,开门毕现,唯有欣赏赞叹:古玉之极品,宝气灿烂,只剩仰观膜拜. 唐大明宫错金白玉牌饰堪为古玉极品之一了. 此牌 ...
-
古玉玩味(78):古玉沧桑何处赏 开门皮壳与包浆
原创一夫之2019-12-08 09:44:06 凡真古到代高古玉必然是大开门美品,神韵毕现,无需辨识功夫,人见人爱(参见<古玉学步(159):玉到高处堪共睹不到开门非高古>). 国家馆藏 ...
-
古玉玩味(83):观摩古工拉丝痕 特佳教材赏水晶
原创一夫之2019-12-26 09:15:56 古玉剑饰中,由于玉剑璏和玉剑格这两个部件比较特殊:①都需要取料掏洞--挖孔:②这两个部件的孔洞都是功用性通透且较大:③都是内置孔洞不需要打磨或者精细打 ...
-
古玉玩味(101):保持鉴目光 考量赏馆藏
原创一夫之2020-05-03 15:08:34 古玉.尤其是高古玉,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风格,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与时代风格相去甚远,则要审慎对待--哪怕是馆藏(非考古发掘的馆藏). 观摩馆藏是最好的 ...
-
古玉玩味(105):辨赏寻秘籍 趣赏齐家璧
原创一夫之2020-11-20 08:37:01 --齐家文化玉璧赏趣兼博物馆藏品的观摩学习方法 由于型简工只的原因,文化期素玉璧是最难辨识的玉器之一:而由于多色玉的原因,齐家文化素玉璧的辨识更是难中 ...
-
砡知行(1) 读一夫子《古玉玩味(105):辨赏寻秘籍 趣赏齐家璧》学习体会
文中最后,"再上一件素玉璧(图10),豁然开朗还是依然模棱呢?" 图10 仔细读了一夫子先生<古玉玩味(105):辨赏寻秘籍 趣赏齐家璧>几遍,对文中的二张图片仔细对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