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杂风状第一

(0)

相关推荐

  • 自古中风续命雄外感内伤皆可用(一)

                           毛进军 天,我们就来谈谈<金匮要略>中的一个不太好理解但临床疗效非常好的方子,这就是<古今录验>续命汤,以及这个续命汤所涉及的系列 ...

  • 中风大法有四:偏枯风痱风懿风痹

    中风大法有四:偏枯风痱风懿风痹 (2018-07-22 17:07:42) 分类: 黄帝内经 伤寒-金匮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 ...

  • 《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第二

    (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 ...

  • 《备急千金要方》杂治第十七

    (方五十九首,灸法九首) 破积乌头丸 治妇人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 黄芩 巴豆(各半两) 半夏(三两) 大黄( ...

  • 《备急千金要方》论风毒状第一

    论曰∶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 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又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 ...

  • 《备急千金要方》偏风第四

    (方十二首 针灸法五首) 防风汤 治偏风甄权处疗安平公方. 防风 川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 白术(各一两) 羌活 葛根 附子(<外台>作人参) 杏仁(各二两) 薏苡仁 石膏 桂心(各三两 ...

  • 《备急千金要方》杂补第七

    (论一首 方三十首) 论曰∶彭祖云∶使人力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角.其法刮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酒服方寸匕,日三,大良.亦可熬令微黄,单服之,亦令人不老. 然琥珀散 治虚劳百 ...

  • 《备急千金要方》杂病第七

    论曰∶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摇动,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 ...

  • 《备急千金要方》肝脏脉论第一

    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 ...

  •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 ...

  • 《备急千金要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者,脾之藏也.口唇者,脾之 ...

  • 《备急千金要方》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候于鼻下,回肺中荣华于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