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装了,巴黎咖啡特难喝,自己人都叫“袜子汁”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在巴黎知名网红咖啡店打卡拍照,别装做你欣赏咖啡,你的疑惑是正确的,法国的咖啡,确实难喝,连法国人自己都说"袜子汁"。

现在,巴黎兴起了咖啡革命,下次去法国旅游,记得去真正更新过工艺的新咖啡馆。

向往巴黎咖啡馆文化,而在街头转角的露天咖啡座或“花神”或“和平”等知名咖啡馆喝咖啡,入口的是连法国人都无法接受的“袜子汁”。因为法国的咖啡馆文化重点,不在咖啡的本身,而是与朋友碰面和聊天的社交活动。

法文“袜子汁”,指难喝的咖啡,起源于普法战争的士兵用枪托敲碎咖啡豆,用大锅子煮后再用袜子过滤。

巴黎难喝的咖啡有其历史,18世纪开始,法国的咖啡豆来自于南美殖民地圣多明尼克(现海地)。这里是Robusta品种咖啡豆的产区,浑厚又刺激的口感, 让法国人误以为咖啡就是这个味道。所以许多法国人喝咖啡时会加二颗糖,为了让咖啡口感温和。

能够造就今日的巴黎,不只是法国人的成就,还有许多外国人的奉献。巴黎的咖啡革命,也是靠着一半的外来人口。

除此之外,大型供应商也是让巴黎咖啡恶名昭彰的幕后黑手之一。为了贩售咖啡,这些供应商提供餐厅、咖啡馆昂贵的咖啡机、杯子,甚至桌子。所有的商家都乐于接受供应商的馈赠,就这样造就了街头巷尾的难喝咖啡厅。

法国咖啡革命

在美国与澳洲的星巴克等连锁咖啡文化,  进入第三波手工咖啡浪潮后,21世纪的巴黎,终于开始了在地的咖啡革命。然而能够造就今日的巴黎,不只是法国人的成就,还有许多外国人的奉献。巴黎的咖啡革命,也是靠着一半的外来人口。

巴黎咖啡革命的发展,是这些咖啡爱好者良性竞争并且互相帮忙所造就而成的,他们共同的目标是推广优质咖啡饮品不,再将就袜子汁。所以除了自家咖啡馆销售,上述烘焙咖啡馆也供应咖啡豆,给近年来新开的餐厅、咖啡馆,并训练更多的咖啡师。以现阶段来说,只要多走二步,在巴黎的每一区还是可以找到好喝的咖啡。


左岸巷弄间的Café Coutume

Café Coutume位于左岸贵妇百货Bon Marché附近的巷弄里,虽然不在大马路上,但是有供应轻食,又曾经被网站选为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馆之一,让Coutume的中午,常常是一位难求。

不介意展示巴黎老房的墙面与天花,白色方格瓷砖的吧台,还有原木方格桌面,是Coutume的空间特色。它这一波巴黎咖啡新浪潮下,左岸第一家自行进口与烘焙咖啡豆和有barista专业咖啡师的咖啡馆。

曾经旅居澳洲墨尔本的Antoine Nétien回到巴黎后,非常想念澳洲的手工咖啡文化,于是和他的澳洲朋友Tom Clark,在2010年创办了Café Coutume。

Coutume咖啡豆最大的特色是口感温润,不苦不酸,玻璃罐装的cold brew最能展现其特色。Coutume也讲究咖啡冲泡方式,每一杯卡布奇诺或拿铁的温度掌控完美、奶泡细致,是得过咖啡师金奖的水准。手冲或虹吸式咖啡,也不遑多让,将自家烘焙咖啡豆细致呈现。除了热饮,Coutume还有各种具有特色,口感层次分明的冰咖啡。

▲Café Coutume 一角。


转角咖啡馆KB Café

地铁站Pigalle以南是现在巴黎最chic的地区,大家昵称这区SOPI,South of Pigalle。其中最著名的殉难者路上,各种餐厅、特色商店林立,还有春秋二季的周末市集。KB Café于2010年在殉难者路的转角开幕,马上吸引了所有热爱好咖啡的巴黎人。

室内座位不多,KB Café的客人都坐在户外二侧的露天咖啡座。土耳其蓝的咖啡杯是KB的招牌,小小的吧台,贩售自家烘焙的咖啡豆与各式无麸质甜点轻食。KB Café在21世纪的巴黎咖啡革命中,有其先锋的角色。

▲KB Café 的代表色土耳其蓝。

KB Café的创办人Nicola Piégay,是一位习惯于黑咖啡的法国人,旅行中受到美国与澳洲精品手工咖啡文化的影响,希望能让巴黎人在上班的路上,也能喝一杯好咖啡,就此诞生了KB Café。

KB Café的咖啡豆极为新鲜,充满果香并具有个性,入口回甘又不残留咖啡味,是许多咖啡爱好者所公认,巴黎最好的咖啡馆之一。店里无麸质的各种蛋糕绵密温润,英式scone烤得外酥里嫩,是晚来就没有的咖啡点心。

此外,KB Café还是巴黎hipster、bobos等族群聚集的地方,身边一起喝咖啡的客人,不是知名部落客、作家,就是电影导演或时尚工作者。

▲KB Café 被公认是巴黎最好的咖啡馆之一。

铁道旁的Café Lomi

巴黎东北方非洲与越南移民区之间,铁道旁的涂鸦围墙对面,是咖啡界极富盛名的Café Lomi。这是巴黎少数没什么观光客,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地下文化发达,也是Martin Margiela在90年代选择办秀的地区。

Café Lomi在三角形广场的一角,与开往北方的火车铁道只有一墙之隔。工业风的室内空间,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咖啡烘焙的过程,还有各种咖啡品鉴与咖啡师培训课程。

创办人之一的Aleame Paturle家族,在墨西哥从事咖啡生产,在全球第二波咖啡浪潮中,他就曾经参与并且创办法国连锁咖啡Alto Café。后来发现相较于经营连锁咖啡,自己更喜欢致力于烘焙咖啡豆,就将Alto Café卖给法国最大的咖啡餐饮集团,和澳洲同事Paul Arnephy成立了Café Lomi。

到Café Lomi喝杯咖啡,所有的咖啡豆都是店内烘焙。他们的咖啡豆口感,介于前述Coutume与KB之间,温和中带有个性,店里咖啡师的技术纯熟,每一杯咖啡都维持在品质之上。

此外,Café Lomi在巴黎推广优质咖啡也不遗余力,如果在巴黎其他地方喝到好咖啡,很有可能来自Lomi。

▲Café Lomi 一角。

编辑:鹤立高岗  格式:黄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