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无知?什么是无为?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道德经>第三章,是后人对老子产生误解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和这一章中" ...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教化是永恒的话题
作者/怡情而已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十二章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十二章. 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 ...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十一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十一章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一章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21章.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遥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一章:知己不知则无不知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解] 1.知不知:知道自己不知,包括两种状态:一是认识到我们原来知道的并不是这样.我知道的部分我认可,但我不受它限 ...
-
《道德经新译》第九章:有无之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新译>第九章(道篇第九章) 有无之玄 众妙之门 (原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故有欲,以观其徼. ...
-
《道德经新译》第一章:道生天地大逝远反
<道德经新译>第一章(道篇第一章) 道生天地 大逝远反 (原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
-
《道德经》文言文新校注版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章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一章 第一段: 孔 ...
-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一章:宠辱不惊无患吾身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一章(长生篇第八章) 宠辱不惊 无患吾身 (原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动反用弱有生于无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无为篇第七章) 动反用弱 有生于无 (原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 1.弱:柔弱,柔和. 2.有:指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