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误解意思的古诗词
相关推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是何意?很多人理解错了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我们还小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获得艺术的熏陶,还能启迪思想,以及陶冶情操.所以有很多人,便渐渐地爱上了古诗词.由于语音 ...
-
古诗词里的“梧桐”竟被我“误解”了三十多年
古语云:"梧桐叶落,天下皆秋".这个句子,让梧桐成为秋的先知.而上小学时,校园里满是泡桐,那时候,看到泡桐,就认为此既是传说中能引来凤凰的梧桐. 长大了,读到"梧桐叶上三 ...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得名及其概念演变与误解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4月22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quo ...
-
『古诗词』思乡诗: 长相思
作者或出处: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 ...
-
『古诗词』思乡诗: 泊船瓜洲
作者或出处: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 ...
-
『古诗词』思乡诗: 九日登高
作者或出处:王勃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释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⑵那:奈何,为什么.赏析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 ...
-
『古诗词』思乡诗: 山中
作者或出处: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
-
『古诗词』思乡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 ...
-
『古诗词』思乡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独 ...
-
『古诗词』思乡诗: 杂诗
作者或出处: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