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人物:弘一法师
相关推荐
-
身价12000金的名妓杨翠喜,问李叔同:...
身价12000金的名妓杨翠喜,问李叔同:"你为何从不碰我,只因为我是伶人吗--"她话还没说完,李叔同便将她拥入怀中.只可惜,后来她连嫁三人,李叔同则选择削发为僧,成为弘一法师. 李 ...
-
李叔同(弘一法师)故居
李叔同(弘一法师)故居在海河岸边,位于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2号,由四套四合院组成.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花园内建弘一大师纪念亭和雕像等设施,环境幽雅. 李叔同是我国 ...
-
《李叔同传》探寻送别背后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天无意中又听到了这首耳熟能详的<送别>.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上中 ...
-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品拜赏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品拜赏
-
篆刻人物:弘一法师二三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篆刻家.戏剧活动家,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 ...
-
典史看人: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看国难之际一个浪荡富家子的表现
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不知哪个有才人,把第一句改了 ...
-
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1905年3月10日(另说5月),王太夫人王凤玲在上海城南草堂辞别了人世,她死时,她此生唯一的儿子李叔同不在身边.当时,他正上街置办棺木. 人都说养儿防老,可王凤玲辛苦养大的儿子,却终究没能给她送终. ...
-
弘一法师:谈写字的方法
▲ 行楷大德堂横幅 12.5×30cm 释文:大德堂.清辉居士属.乙亥,一音.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于写字的方法>. 我想写字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讲 ...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
弘一法师处世箴言与禅画,与君共赏!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 ...
-
弘一法师的书法禅境
空山幽禅 巫娜 - 空花梵行 李叔同,他早岁以书艺驰誉当世,出家后持戒精严,并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其实 ...
-
被赫鲁晓夫拉下马的苏联二号人物,为何能活到87岁而善终!
1953年3月5日,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天苏联最高领导人斯氏突然病逝.此时苏联并未指定谁是接班人,苏联进入了短暂的集体领导时期,但从斯氏死前人员排序来看,马林科夫排第二,正常接班苏联部长 ...
-
弘一法师原来这样临帖
2018-09-25 10:55:40 弘一法师,即在俗时声名隆盛的李叔同,在近代中国的佛教界和文艺界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流人物.他世寿六十三岁,僧腊二十五年,出家时正当中年壮岁.其前半生,由富家子弟而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