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工艺有哪些特色
相关推荐
-
神游三代 |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 素被人们认为是最早之书迹.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看看游寿先生如何论证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 ...
-
闲来随笔道青铜境
青铜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作为当时先进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夏.商.周被称为"灿烂的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衰落,被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铁器所 ...
-
青铜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钢铁兵器上限很早,战国时期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然而,当时用块炼渗碳钢技术生产兵器效率不高,无法满足战国晚期的巨大数量需求.青铜兵器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使得它必须继续留在战场上,并发挥主角的作用.陕西临 ...
-
有关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遗传
文如烟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有关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遗传] 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立说,对武王克商的年代形成了至少44种结论,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 ...
-
文化之旅——凤鸣岐山
周一云先生(中) 凤 鸣 岐 山 周一云 凤鸣岐山,周秦文化发轫于此. 关中平原的岐山呼唤,我必须走一遭. 蜀道艰难,暗渡陈仓典故计划熟烂于心,于是某夜我越剑阁闯石栈很快来到周原大地. 扼八百里秦川之 ...
-
康熙五彩瓷器工艺和装饰特色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彩绘瓷 ...
-
元代钧窑瓷器工艺特色和主要特征
2015-08-06 15:19 元代钧窑器多施以天蓝.灰青.月白色釉,并涂抹含铜釉药,经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蓝.紫色的斑块.由于钧窑釉质肥厚失透,刻.划.印花不易显露,所以除了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 ...
-
历代炉钧釉瓷器的工艺特征与装饰艺术特色
炉钧釉,又称炉均釉,是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在仿烧钧釉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低温窑变花釉新品种.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发展,无论烧造工艺还是装饰艺术均不断承古开新,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明 ...
-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的工艺特色
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 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quo ...
-
镇江香醋的酿造工艺、特色?
香醋生产工艺,可分三大工序: 1.酒精发酵: 糯米→浸渍→蒸煮→淋饭→拌曲→糖化→酒化→成品(酒醅) (1)糯米:选用优质糯米,淀粉含量在72%左右,无霉变. (2)浸渍:使淀粉组织吸 ...
-
历代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特征与装饰艺术特色
炉钧釉,又称炉均釉,是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在仿烧钧釉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低温窑变花釉新品种.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发展,无论烧造工艺还是装饰艺术均不断承古开新,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明 ...
-
特色烤鱼的原料和制作工艺
豆豉味型烤鱼(特点:色泽棕红,豆豉香浓) 原料: 鲫鱼4条(约1000克),豆豉.大蒜.鸡精.味精.老干妈豆豉.芹菜.香菜.芝麻.花生.色拉油.香料油. 制法: ①鱼宰杀后码味,上火烤熟装盘待用. ② ...
-
6种特色鸭肉制品的加工工艺
清淡盐水鸭 01 1.原料选择 选用当年健康肥鸭,宰杀拔毛后,切去翅膀尖和脚爪,然后在右翅下开口,取出全部内脏,用清水冲净内外,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在浓度为10%的食品级磷酸三钠(TS ...
-
各种特色干锅鸭工艺技术
特色原味鸭 长沙市面上大多数干香口味的鸭子是先用高压锅压熟,走菜时再煸炒,干爽有余但香味不足.胡大厨还原了传统做法,发挥蒸菜"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特点,用蒸鸭子的油(以下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