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泠今犹在,当年书家继几人?
相关推荐
-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7)
本篇目录: *************************************** 486 13.西泠印社 近代 浙江省杭州市 487 ...
-
浙江篇:“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游(四)
孤山 从文澜阁出口处往前走,看到靠湖边有一座四柱三间翘角牌楼,上悬金边蓝底牌匾,匾上题有"光华复旦"四个金字.此处亦是赏西湖美景的好地方,远山近岛,蓝天碧水,绿树游船,尽收眼底.牌 ...
-
【寻味孤山】西泠藏品之奚冈
输编者按 西泠印社走过百十余年,历经岁月的流逝,留下了诸多的人.物.事,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印社发展史.印社有一"鸿雪径",取意于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 ...
-
【寻味孤山】西泠藏品之赵之琛
输编者按 西泠印社走过百十余年,历经岁月的流逝,留下了诸多的人.物.事,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印社发展史.印社有一"鸿雪径",取意于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 ...
-
西泠印社:印坛盟主百年潮
刘火雄 1918年,李叔同看破红尘,在西湖旁的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号"弘一".出家前,他将自己常用的93枚印章赠送给西泠印社,庋藏于山麓石壁上,以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q ...
-
【寻味孤山】西泠藏品之黄牧甫
输编者按 西泠印社走过百十余年,历经岁月的流逝,留下了诸多的人.物.事,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印社发展史.印社有一"鸿雪径",取意于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 ...
-
“百年西泠•金石传薪”西泠印社社藏“时代印记”篆刻作品展欣赏(五)
编者按 西泠印社自创立至今,已有118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诸多时代浪潮中,印社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犹留存着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革之气息 ...
-
初中优秀作文《风筝的记忆》岁月改变容颜,犹是当年少年
风筝的记忆 仙桃二中七年级 柳烨 湛蓝的天空,几只自由自在的风筝在翱翔,有灵巧的燕子,有美丽的蝴蝶,还有勇猛的老鹰--各式各样,翩翩起舞,一下子勾起了我对风筝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汉江边上,汉江堤也就成 ...
-
〖金石篆刻〗“百年西泠•金石传薪”西泠印社社藏“时代印记”篆刻作品展欣赏(一)
编者按 西泠印社自创立至今,已有118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诸多时代浪潮中,印社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犹留存着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革之气息 ...
-
“百年西泠·金石传薪”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览—西泠印社古稀以上社员作品捐赠展欣赏(一)
编者按 西泠印社现有海内外社员515名,其中70岁及以上社员160余人,占所有社员人数近四分之一.这些学养精深的老社员,把大半生的阅历.学识.才情和修养熔铸成对艺术的独到领悟,是西泠印社宝贵的财富.庚 ...
-
杨能广:犹忆当年“口涨价”
犹忆当年"口涨价" 杨能广 我小时候处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年代,不要说吃鱼吃肉,就是吃一个鸡蛋,都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家里若来了客人,桌上能够摆上一碗荷包蛋面就是一道 ...
-
【雅韵美文】木易《犹忆当年年少时》
作者风采 木 易 作者简介 木昜,原名杨小莉,贵州安顺人,大学在读学生,一个阳光的95后女孩,出生平凡,却不甘平淡.喜欢旅行,喜欢阅读,只顾执笔一挥间,任回忆流转! 作品欣赏 岁月就像一杯酒,沉淀下 ...
-
百年西泠,七杯藏。
当你走在西子湖畔,踏过断桥白堤,赏人间桃红柳绿时,是否曾路过孤山脚下,一座白墙圆洞门的清雅小院? 它叫西泠印社,创立于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今已116年,是篆刻金石学者的胜地,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百 ...
-
百年西泠,七杯藏(9号截单)
当你走在西子湖畔,踏过断桥白堤,赏人间桃红柳绿时,是否曾路过孤山脚下,一座白墙圆洞门的清雅小院? 它叫西泠印社,创立于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今已116年,是篆刻金石学者的胜地,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百 ...
-
百年西泠七杯藏,品不尽的茶味与风雅
茶杯用料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茶的味道 庚子年 冬月十八 编辑: 云上文化 茶禅一味 卫东 - 茶禅一味 打开音乐 聆听云上的声音 当你走在西子湖畔,踏过断桥白堤,赏人间桃红柳绿时,是否曾路过孤山脚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