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故事】理学崛起功在宋太祖赵匡胤
相关推荐
-
笔记:一个完整的赵匡胤
本文导读: 正确客观的读史,则需要耐下心来读完整的史书,循着历史研究的思路做完整的分析,如此才能看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赵匡胤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帝王.在他的人生经历中, ...
-
同为开国之君,赵匡胤却与刘邦朱元璋不同,他是如何驾驭臣子的?
作者|吹雪 字数:2216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比起刘邦.朱元璋等开国以后诛杀有功之臣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不但创立了和平开国的先例,还做到了没有滥杀一个功臣.当然,北宋立国时,有着其独特的有利条件, ...
-
公元961年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应邀参加这次宴会的,有高级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席间,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 ...
-
滚滚长江东逝水(十四)
文/沉吟先生 赵匡胤,生于河南洛阳将门之家,胆识过人,武艺超群,21岁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积功升至滑州副指挥使.柴荣率军亲征与北汉大战于高平,亲冒矢石督战,危急时赵 ...
-
【关学故事】理学的再生推手:宋高宗赵构
近代以来对南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多有贬损,原因有二:一是其一心想与北方金国议和,达成苟安局面,被后世看作软弱无能.卖国求荣的表现;二是他伙同秦桧以"莫须有"之罪陷害抗金名将岳飞,留下 ...
-
【关学故事】从“四代九儒”看理学思想的传帮接代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的蔡氏一门,因其家族"四代九儒"而被后世誉为"理学世家". 南宋蔡氏九儒,包括蔡元定父子祖孙一门,四代共九人 ...
-
【关学故事】清代十大关学思想家(上)
继理学在明代得到长足发展后,随着程朱理学被清政府指定为科考内容,关学也继续受到官方的青睐和民间学者的追捧.据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横渠张载祠进行过多达十四次的重修或扩建,仅清朝就有七次之多.康熙帝 ...
-
【关学故事】北宋大儒张载的河北渊源
历史上,除了西晋文学家张载,还有一位更为有名的.与之同名的历史人物,也与河北颇有渊源. 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 ...
-
【关学文研】《讲关学故事传承关学文化》之李柏!
2020年11月30日下午,受邀在宝鸡文理学院听取西交大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历史学博士.中国语言与文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常新老师对关学"关中三李"之李柏关学思想的讲 ...
-
【关学故事】兵术家张载
熟知张载的人大都知晓这位理学宗师在哲学.教育领域的重大贡献,也知其作为朴素唯物论者在天文.地理乃至农业水利方面的积极践行.这些是世人对张载最直观深刻的认识,也是他终其一生"俯而读,仰而思&q ...
-
【关学故事】原来,张载的“嫡裔”一直生活在宝鸡凤翔
张仁久与张崇谦展示奉祀官执照和五经博士批文的复印件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被尊称为"横渠先生".因张载祠和张载墓都在眉县,每年清明节,张载后裔都会去 ...
-
【关学故事】“明州狱案”中的张载
在张载为期不长的官场生涯中,虽未遇刀光剑影.环生险象,也绝非一帆风顺.官场风云历来吊诡莫测,时刻都有惊涛骇浪,即便不结党营私,也难以独善其身.1069年便是张载政治生涯中的"堰塞之年&qu ...
-
【关学故事】张载的治国之道:渐复三代之法
世所共知,关学思想的最终愿景是要构建一个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大同社会.其实,这并非关学一家之言,此种治世理念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倡导的最高社会形态.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呢? 张载给出了明确的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