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内经告诉你疾病有时为什么会加重或减轻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注解——总论
一.中医的现状 当今的社会,绝大多数的百姓生病,第一选择都是去医院检查,然后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更有甚者,病重到弥留之际,也没想过试试用中医的治疗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到底 ...
-
#伤寒论#【原文】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注释]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表现,这里用于代指 ...
-
少阴病不等于少阴证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0-3-29 10:19 编辑 李国栋 发表于 2020-3-29 09:04 人类生活于大自然中,人体阴阳气的运行规律必然与天体阴阳气的运行规律相应.发病时辰不同,同 ...
-
朱燕中 | 内经中九针的功能与制作方法
[灵枢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 ...
-
朱燕中 | 内经中关于四季针灸的注意事项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帝曰:'夏取盛经分腠, ...
-
朱燕中 | 内经中关于热病的针灸取穴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 ...
-
朱燕中 | 内经之水俞五十七处解析及应用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 ...
-
朱燕中 | 《内经》《难经》五腧穴应用的异同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黄帝曰:诸原安 ...
-
朱燕中 | 从内经解析开阖枢的异常
太阳为开,主阳的生长,阳开异常则太阳无力,则生长不足.经云:"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由于阳开不足,无力生长,卫外不固,当邪气侵袭时阳气无力抵御,因此而生暴病.太阳经所涉及的脏 ...
-
朱燕中 | 从内经解析咳嗽的根本原因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 ...
-
朱燕中 | 从内经解析水谷精微的走向
<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榖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 ...
-
朱燕中 | 解析内经--生长壮老已与生长化收藏的区别与应用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