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五苓散方、理中丸方讲解(小儿吐奶,小便不利,浮肿,里寒等))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
我们在治疗痛风或者是一般性的风湿的时候,手上游走的风湿,经方里有一个很有名的甘草附子汤,桂枝20克,白术12克,炮附子12克,炙甘草12克,如果病人会抽筋,炙甘草可以用到20克或者是25克都没问题,抽 ...
-
张仲景一剂汤方,帮您“拨开云雾”消水湿!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身体的湿气如油入面,油和进了面里,再想分离,那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湿邪的狡猾之处在于它不张扬,它是悄悄地慢慢地入侵你的身体,你浑然不知,等发现了就已经 ...
-
经方: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头上感觉带帽子)
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 [原文]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又名]桂苓五味甘草汤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
-
宝宝老是吐奶怎么办?爸妈别担心,两个方法学到手,减少吐奶次数
"医生,麻烦看看,我家孩子好像有点感冒了" "这个不是感冒,都已经38度了,还一直在咳嗽,快点去拍片,看是不是F炎?" "确定是F炎,现在开药给孩子吃 ...
-
小儿吐奶怎么办?中医按摩穴位吃得下
这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我的孩子今天满月了.发现她每3.4天就吐一次奶,吐得很厉害,一副要倾其所有的样子, 几乎就是喷射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很着急. 小儿吐奶是婴儿期的正常现象,根据 ...
-
倪海厦讲金匮要略 第02讲 — 理中丸方
续伤寒霍乱篇--理中丸方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