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堡太极拳” 来由的争议与历史澄清
陈清平的第五代孙子陈忠森对于陈清平传“赵堡太极拳” 历史亊实依据予以证实
在赵堡镇,自明朝万历二十四年,赵堡蒋发由山西王宗岳(字林桢)处,学会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并将太极拳传入赵堡镇后, 赵堡镇后人对太极拳就有这样说法,“软十三,不敢粘” ,当时的名称为“十三势”。另外,口头上也有:“十三手,你学了几手”的说法。“十三手”也是历史上对太极拳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十三势”、“十三手”这是太极拳在赵堡古老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化,“十三手”、“十三势”在赵堡逐渐演变为“赵堡太极拳”的称谓。而在正式出版的文字里,第一个记载和提出“赵堡太极拳”这个称谓的是原河南省国术馆馆长陈泮岭先生,他于1935年为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一书写序时有这样一段话:“世传太极拳精微奥妙,名同实异者是繁有,徒令尚有湮没弗彰河南温县赵堡镇之太极也。”这是作为一个省的武术领导者对赵堡太极拳的称呼和评价。而《太极拳正宗》里正式使用的是“赵堡镇太极拳”。从口传和文字记载,赵堡太极拳的历史上一贯使用的称呼是“赵堡太极拳”,从蒋发到陈清平七代,没有以个人的名义或者以姓氏称呼赵堡太极拳的。
因为“赵堡太极拳” 是武当道传正宗武当太极拳后人为记念太极始祖张三丰与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又称“赵堡太极拳” 为武当赵堡太极拳,与武当太极拳一样武当赵堡太极拳没有以个人的名义或者以姓氏称呼命名,有600多年传承是中华汉民族正宗道传最古老的太极拳。
在历史上赵堡太极拳多次外传陈家沟,明末清初传陈家沟陈王庭(陈王庭-传所乐-光印-甲弟…断了。),清乾隆年间又传陈家沟陈继夏(陈继夏-陈秉旺-陈长兴-….. 传即现在陈式太极拳、又传杨式太极等…)
现在陈式太极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为其经济利益,否认赵堡太极拳的历史存在在,在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平身上作文章,声称陈清平是陈氐子孙传的拳便是“陈式太极拳”等等谬论,编造中国太极拳源流传承历史,用陈氏家谱代替中国太极拳传承关系谱。篡改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平与其师父张彦的师传关系,将陈家沟陈有本划为陈清平的师承,遭陈清平后人的反对与批驳并以澄清历史。
陈清平的第五代孙子陈忠森于2000年元月19日书面对自己的先祖陈清平的生平经历作出了说明:
“我从小听我祖母陈李氏和父亲陈乃芳说,我祖上是陈氏家族人,从13世陈万拔、陈万选开始由温县小刘村迁入王圪增村,在乾隆末叶,14世祖陈锡辂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由王圪埔村迁入赵堡镇,置门面店房开粮行、棉花店、酒作坊等。14世叔祖仍留王圪壋村。在道光25年冬,陈锡辂在赵堡镇病故后,由15世祖陈清平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继承家业。陈清平生于乾隆60年,卒于同治7年,享年74岁。陈清平在赵堡取妻三房朱氏、侯氏、王氏,有二个儿子陈河阳、陈汉阳。陈清平在赵堡镇关帝庙西邻建造房屋数十间,围村田地数百亩。16世祖汉阳有一子。也就是我的爷爷,我爷爷是个哑巴,所以,执掌家业全由我祖母一人。我祖母从小就到我家做童养媳,我曾祖父请教书先生教我祖母读四书五经,学管家本领,并将家史情况告诉她。祖母一生乐善好施,加上遭受荒年、战祸,家境逐渐贫困。爷爷饿死后,祖母将房屋变卖所剩无几,随领全家逃荒到山西运城县。为活命糊口,在民国年间,祖母含泪将祖上陈清平传下的拳谱卖给本镇张瑞南老师收藏。祖母经常说,咱祖上陈清平的武艺是经北头(村北)神手张彦教成的,师父是张彦。那时,咱家的徒儿东头有和兆元,南头有牛发虎,辛庄有任长春,南张羌村有李作智,陈辛庄村有李景颜,西头有张敬芝,还有河北武禹襄等人。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家的历史,更要记住练拳。近年来,我不断听到社会上有人说我祖上陈清平是赘婿赵堡,经商赵堡,学拳于陈家沟。这些言语纯属对我祖上不敬,我希望以后社会上和武术界人士慎言。”
(陈忠森1939年11月生于河南温县赵堡镇,1956年3月从温县入伍,1982年2月转业到河南焦作市,在市司法局工作,曾任市司法局政工科长、法律顾问处副主任、律师、劳改大队政委等职,2000年元月退休在家。…见<赵堡太极拳诠真>)
根据上面的对陈清平家世的考证,陈清平不是赵堡人的“倒插门”的女婿。
陈清平虽是陈氏大宗族中之人, 陈清平的父亲早年已在赵堡定居,陈清平出生于赵堡、长大于赵堡。陈清平的太极拳活动主要在赵堡,他学拳传拳于赵堡,他的太极拳老师是赵堡太极拳第六代宗师张彦。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子明于1932年出版的《陈氏太极拳术》一书中也说到陈清平是张彦的“门徒”。陈清平所教的弟子、学生,从现有的资料中看,没有陈家沟的学生。
现在,一些另有目的破坏太极拳传承历史的人,硬说“陈清平招婿赵堡而在赵堡传授陈式太极拳小架”,将赵堡太极拳称为“陈式小架”、陈式“赵堡架”等,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赵堡太极拳” 源于武当传于赵堡600年传承历史不容篡改。“赵堡太极拳” 来由的争议,有铁的历史依据予以了澄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