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⑩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上)
相关推荐
-
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政体,我们现代人称它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 荀子 春秋以前的政体是以宗法血缘组织为基础分封制.周天子是政权的核心,他名义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主人,所谓"普天 ...
-
西周采邑
西周采邑
-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周 ...
-
春秋采邑
春秋采邑
-
谈谈中世纪的历史(九)
鼎盛的中世纪和社会经济生活 中世纪鼎盛时期就是人口大量增长的时代.根据数据估计,公元1000年--公元1347年欧洲人口从3500万,增加到8000万.尽管确切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农业技术提高是显而易 ...
-
春秋采邑之秦、其它
曹采邑今地采邑主国君卞山东衮州.泗水曹叔振铎之后支庶梦曹公孙吴国采邑今地采邑主国君延陵江苏常州市季札州来安徽凤台县季札毗陵季札顾勾践后裔巴国采邑今地采邑主通巴大夫不详蜀国苴四川广元市蜀王弟不详秦国采邑 ...
-
简单中国史:⑪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下)
在春秋时代之前,社会上大约分为这样几个阶层.最上层的是领主贵族,包括一个公室及其下的很多分支,这些人平时做"官",战时从军.居于中层的是一般平民,即所谓"国人" ...
-
简单中国史:⑳汉武帝的文治(上)
从战国末期到楚汉之间的战乱对中国社会的摧残极其严重,汉高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攻灭西楚和扫平异姓诸王,与当时民众久困思安的心理亦有极大的关系.秦朝败在事烦令苛,汉朝吸取其教训,高.吕.文.景四世在内政上都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45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上)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上) 1.土地制度的变化 西周土地国有制的主于是井田制.井田制下,国有耕地分为归各级奴隶主占有的公田和归直接生产者使用的份地(私田).在公田上,奴隶主直接榨取直接生产者的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32:五胡十六国(上)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支游牧民族.东汉以后匈奴分裂为二,其在北者西迁,在南者即内附.至魏晋时,匈奴居住在河套内外,仍为中国的藩属.匈奴的衰落造成了塞北之地的真空,起源于东胡的鲜卑即趁机崛起. ...
-
简单中国史34:南朝的情况(上)
420年宋武帝篡晋建宋,史称为刘宋,以下即称南北朝.此时北魏初兴,尚在扩张之中,刘宋虽然失去了长安,但洛阳以南的领土具在,所以南北双方的实力尚称平均. 当时南方的政治形态,门第已成国家的弊源.宋武帝出 ...
-
简单中国史36:北朝的情况(上)
五胡中最后兴起的鲜卑拓跋氏以其民族的气力较完备,又更懂得与汉人士族相合作,乃取的远超十六国的历史成就.刘宋建立之初,北魏已在北方站稳根基,遂成为南方的大患.道武帝拓跋珪于409年死于宫廷内乱,其长子拓 ...
-
简单中国史44:秦汉以来的政治演变
"封建社会"这个词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皇帝专制的历史时期,应该从秦始皇的时代算起,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字面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则只能算周朝一代.所谓封 ...
-
简单中国史45:五代十国的情况(上)
"五代十国"是欧阳修<新五代史>的说法,指唐朝灭亡后割据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在中原以外的十个割据政权为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自南北朝以后又一段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