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⑪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下)
相关推荐
-
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帕拉庄园是当年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现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四公里的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大领主贵族庄园. 西藏封建农奴社会的贵族分为四种:亚奚家族.第本家族.赞普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五)
本篇是第483篇原创 01 上一集我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很低,战争基本在两到三次的车阵对冲以后就结束了,类似"演武"的性质,战争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露出它本来狰狞的面目,所 ...
-
真实的“武王伐纣”
发布时间: 2018-05-2313:14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关于这场战争无人不知,很多人都认为武王伐纣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将周武王写的英明神武,再加上一 ...
-
话说战国时期各国兵力
一.西周时期: 周王国八百年,包括三大阶段:西周.春秋.战国. 西周时期,秩序井然,尊卑有序:周王的王师,规模最大,有六军,即六师,加上东方的成周八师,周制二千五百人为师,王师总兵力三万五千人,这些都 ...
-
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 [拼音]:qián tú dǎo gē [释义]: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出处]: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 ...
-
简单中国史:⑩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上)
春秋及于战国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奠基的时期,此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迁变对后代影响至为深远. 春秋至战国的种种社会变迁,其原动力即是人口的增长和农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46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下)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下) (4)楚国" 量入修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 年)载,楚康王十二年,子木(屈建)为令尹,掩为司马.子木让整治赋收,计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21:汉武帝的文治(下)
有秦一朝都忙着镇压人民的反抗,到了汉代国家终于安定了,汉政府始能在文治上有所进展.依古人的观念,政府治民一要使其有生业,再要使其受教化.生业问题一方面是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抑制贫富不均.这两条汉廷自立 ...
-
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当时为何默默无名?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家之圣,孙武之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却不闻于诸侯,没什么名气可言. 原因很简单,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400余年,不谈<左传> ...
-
简单中国史33:五胡十六国(下)
后赵内乱时,氐人苻洪也趁机自立为"三秦王",占据了关中.350年,苻洪死,其子苻健继位.352年,苻健称帝,建国号"秦",史称"前秦".苻健 ...
-
简单中国史35:南朝的情况(下)
齐高帝死于482年,传位给长子萧赜,是为齐武帝.高.武二帝都很节俭,武帝尊高帝遗教,不戮宗室,内治较为安定,对外亦与北魏言和,宁定边事.所以高.武之世政治尚称清明,史称"永明之治" ...
-
简单中国史37:北朝的情况(下)
尔朱荣以杀戮太酷,心不自安,亦不敢在洛阳久居,乃返回晋阳,遥控孝庄帝的朝廷.孝庄帝虽然无拳无勇,但也不甘心做尔朱荣的傀儡.530年,孝庄帝召尔朱荣入朝,暗藏兵器,亲手将其杀死于明光殿.尔朱荣虽死,孝庄 ...
-
简单中国史44:秦汉以来的政治演变
"封建社会"这个词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皇帝专制的历史时期,应该从秦始皇的时代算起,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字面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则只能算周朝一代.所谓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