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的一首五律,一气呵成,尾联彰显不凡胸襟

石达开的一首五律,一气呵成,尾联彰显不凡胸襟

原创2021-06-28 13:21·云水心语

古代有很多人才华超群,他们不仅身经百战,而且还善于舞文弄墨。比如南宋的辛弃疾,既可沙场点兵,也能即兴赋词。明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他的文学造诣也被后世倍加赞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朱德、陈毅、叶剑英等革命先辈不仅历经枪林弹雨,而且极具诗人的豪情壮志。清代也有一位诗人,出类拔萃,一生留下了很多令人启迪深刻的佳作。下面分享石达开的一首五律,气呵成,尾联彰显不凡胸襟。

白龙洞题壁诗

清代:石达开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祟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美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客家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被封为翼王。他勇猛多谋,是出色的军事家。后来杨秀清和韦昌辉闹了内讧后,因受洪秀全的猜忌,于是诗人就带兵出走,造成了革命队伍的分裂。此后他转战江西、四川等九省,历时七年,最后在四川战败被害。

白龙洞在广西庆远城近郊,此诗原刻于白龙洞洞壁,描写了作者的信仰、抱负和才干,表现了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将领的自豪感。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石达开带领队伍驻扎在庆远城。诗人平时南征北战、东奔西走,难得有空游山玩水。时值暮春,这一日他处理完各项事务,觉得身边的谋士勇将也都非常辛苦,就打算趁着闲暇时间,带着大家一起到郊外去散散心。

一行人脱下戎装,换上便服,一边说笑,一边赏景,不知不觉就快到白龙洞了。诗人慢下脚步,放眼望去,只见山川竞秀、草木争妍,心情更觉得极其舒畅。大家又进入古洞,不仅欣赏到各种奇幻景象,而且还发现了石洞壁上的题诗。

石达开凑近了仔细观看,这才看清这首诗的末尾题名是刘云青,虽然年代久远,但仍依稀可辨。即使不知道这位作者的来历,石达开仍然饶有兴致地轻声吟诵,感觉其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不禁在心中默默赞赏。

诗人又怕这些字迹以后将会逐渐损毁,便命令手下找来工匠将其刻在石壁上。达开也觉得颇受启发,于是就跃跃欲试地赋诗一首,同样命人镌刻在石壁上,以记录这次难得的郊游。

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出游的事件,“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一行人不知疲倦,争先恐后地登上了山岭,山林中清风徐徐、松涛阵阵,大家举目四望,只见周围群山环抱、白云漂浮,仿佛来到了仙境。

接下来就抒写作者读诗后的感受,“毁佛祟天帝,移民复古风。” 太平天国只信奉上帝教,对儒、佛、道等教均予以排斥。而古代人和西洋人一样,只供奉独一真神“皇上帝”,自秦始皇以来,世人始舍上帝,而信奉其他的佛、道等等,所以作者说是恢复古风。

颈联传达出作者心情极其舒畅,“临军称将勇,玩洞美诗雄。” 石达开文武双全,更是带兵有方。在他的带领下,冲锋陷阵时,将士们都奋不顾身;如今在石洞中游玩,大家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都纷纷搜索苦肠,不甘落后。

最后两句彰显了诗人的不凡才华,“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晋书张华传》中曾记载,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雷焕是何征兆,焕答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星、斗,都是二十八宿之一;日虹,泛指天空。这两句紧承上两句,抒写自己广有文武之オ。

石达开的这首五律语言朴实,真率自然,全诗缘事而发,一气呵成,既表达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又彰显出诗人不凡的才气。

作者文武双全,不愧为太平天国难得的栋梁之材。若大家都能像他那样高瞻远瞩、襟怀宽广,起义军就不会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可惜天妒英才,石达开牺牲时只有32岁,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怀念其不朽伟绩,并敬佩其磊落人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