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有一把“天魔琴”,如今是镇馆之宝,一弹奏仿佛天籁之音

相信有无数的人喜欢去博物馆欣赏文物吧,去领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浙江省博物馆那绝对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在其馆内有“十大镇馆之宝”,不知道大家能悉数出来吗?

它们分别是“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富春山居图》、“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唐彩凤鸣岐七弦琴”、“清金箔贴花花轿”、“吴越国纯银鎏金阿育王塔”和“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了。

估计不少人应该知道其中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和《富春山居图》,而对另外8件应该还是十分陌生的,咱们下面就来介绍其中一件,它就是“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可能大家听到古琴,不少80后的网友可能突然想起了电影《天魔琴》中的那把天魔琴吧,电影中的天魔琴那可是影片中绝对的大杀器,它能杀人于无形,只要弹奏琴音就能攻击敌人,为此吸引了武林各路豪杰前来争夺。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的历史

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虽然没有天魔琴那么大的威力,但是其造型却是精美绝伦,“唐彩凤鸣岐七弦琴”的制作时间是在唐开元二年,其制作者是号称“中华第一制琴师”四川雷威。

雷威在唐朝时期那绝对是响当当的古琴制作家,出自他手中的除了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之外,还有“九霄环佩”琴、“大圣遗音”琴、“春雷”琴等,这每一把古琴现世都能惊动天下。

和许多重量级的文物一样,“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在历史上同样是经历坎坷,曾被许多历史上的大人物所收藏,在清朝时期,“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就被定敏亲王载铨收藏,可惜的是晚清政府没落腐朽,为此被外国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

特别是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也意外地流落到了民间,所幸的是没有流落到了海外,之后被清末民初琴学泰斗杨宗稷买走。

随着杨宗稷先生的去世,“唐彩凤鸣岐七弦琴”被转交到了徐桴之手,到了1949年,徐桴带着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来到了台湾定居,不过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却遗留在了内陆,后期被后人捐给了镇海文化馆,1953年,镇海文化馆又将此古琴捐赠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自此以后,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就幸运地躺在了浙江省博物馆当中收藏。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的特点

其基本规格是通长124.8厘米,有效弦长116.3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它的造型可以说非常古朴典雅,其背部甚至还刻着冰裂断和小流水断,让人遐想连篇!

而且在龙池上方还刻着了“彩凤鸣岐”琴的名字,据悉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3种音色,它们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之和合,其音质更是犹如钟磬金石之声,在所有的古琴中,绝对属于上乘,一些顶尖的专家称其能和故宫唐琴“九霄环佩”比肩呢。

如今的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那绝对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在前些年的时候,有几个来自海内外的古琴大师就用了这把“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奏响唐乐,那音质真的松透、悠扬,堪称天籁之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