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公司与股票:金融追索权

091.092.中小股东的利益被谁代表了?

股票包含的权益:

  1. 经济性权利:分红派息的收益权(剩余追索权)

  2. 参与性权利:投票表决权(这是承担不确定性的补偿)

但是作为中小股东,这些权利都被强势的管理层或其他制度稀释了

【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必然存在的问题,用人勿疑】

参考阅读《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34.135.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与监管,需要处理好董事会这个对经营团队的监管机构,跟经营团队的关系。

  • 信托原则(fiduciary principle)【针对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者时刻把自己想象成企业的所有者。【这些经理、管理层,你们凡事都要替股东的利益着想,人家委托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你不能欺骗和违约。】一仆不侍二主。

  • 商业判断原则(business judgement rule)【针对所有者】:疑人勿用,用人勿疑。企业的所有者既然请专业团队来管理公司就不要阻碍他们行事。

如果是在股东文化下,经营者默认会对股东服务负责,股东也对经营者放心。但如果在相关利益文化下,股东就不知道经营者究竟是为谁服务了,就会经常出现股东告经营者的事件。

信息不对称程度决定公司融资与管理结构:

  • 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企业,如钢厂,看得见的经营,就容易吸引大量中小投资者股东,也放心让专业人士来管理经营。

  • 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如药厂,研发药品前期投入的资金看不出来能带来什么收益,只能吸引比较少的股东,而这些股东往往也了解企业,往往也参与经营及研发工作。

谁能更妥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的问题,对发展这个行业 里面的产品至关重要。

【感觉这个经营权跟所有权的斗争,就像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但这场斗争的结果是皇权的集中(军机处),相权成了皇帝的助手,结果是阻碍国家的发展变革等等。而在经济领域中,结果是经营权的集中,专业的经营团队为公司负责,为股东负责。对于所有者来说,就需要用商业判断原则来信任雇佣的专业经营团队,对于经营者来说,就要用信托原则为公司所有者谋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双方的信任才是良策,一旦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出现不信任的话就出现古代中国的内耗,对于企业就会闹到法庭上,不利于发展】

一、稀释的股东权利:【参与性权利没有了】

  1. 被强势管理层“代表”的股东权利:中小股东股权分散,没有绝对话事权的股东。如格力。

  2. 被双重股权结构安排稀释的股东权利:同股不同权的双重股权结构。如京东。【既是营者,又是所有者】

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真的对吗?【经济性权利减少了】

  1. 长期战略和短期走势之悖论:中小股东只会关注短期利益短期目标,跟企业的长期战略会有冲突,如果过分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不一定意味着保护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2.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掏空”:大股东一旦在董事会占据绝对权力,他就可能利用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像A股市场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市场,经常有大股东掏空小股东的事件(具体操作不太理解),所以国家才不断提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放在公司治理首位。

所以公司治理会陷入一个悖论:公司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会产生矛盾;股份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又会产生利益的博弈。所以落实到具体投资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公司一个公司地去看。

093.同股不同权:A股和H股的价差之谜

在99家A+H股的企业里面,A股价格高于H股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恒生AH股溢价指数衡量A股比H股贵多少的指标。十年来均值119.93,意味着A股比H股贵20%左右。导致AH股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权是不一样的。

A股和H股价差的秘密:

  1. 中国市场缺乏投资渠道:A股市场上次的核准制导致上市公司供给不足;

  2. A股也没有做空工具:即使有负面消息也没办法快速反映在股价上。

存在着价格差,金融市场的“一价定律”会进行套利直到价格趋向一致。但这种“套利消除价差”是建立在一个资金完全自由流动完全无摩擦的假想世界里面。

参考阅读《5分钟商学院-实战》119.一价定律

是价格歧视的天敌,只有存在价格歧视,就会出现套利者把差价填平(如代购),最终价格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有价格歧视就是一价定律的创业机会。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敌的方法,所有的招式都有制衡之法,再厉害的打法,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这是商业之美。

而AH股价差持续这么长时间,称为“有限套利”:

  1. 因为A股H股是两个市场,即“市场分割”,尤其在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前,这种套利很难实现。

  2. 国内严格执行外汇管制,H股港币交易,A股人民币交易,外汇管制导致套利资金不可能随意进出【不可能三角定律,外汇管制】

参考阅读《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64.通胀与汇率

不可能三角定律:

  • 资本的自由流动 :国与国之间的资源供需决定了汇率;

  • 本国货币通货量的控制权 :货币发行量也决定汇率;

  • 汇率的稳定性 :政府的意愿和采用的行政手段也决定了汇率。

任何一个国家在三个可取的选项当中,也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稳定性、本国货币通货量的控制权,这三者当中只能任选两个,不能三个兼有。

一般中央银行就是控制本国货币的发行量,占据一个角,其余两个自由流动还是汇率固定二选一。中国选择了汇率固定

现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了,理论上可以利用这种渠道进行A/H股套利,但实际操作很难:

  1. 【宏观因素】市场的走势比较难判断:AH溢价指数受A股市场控制,A股牛市价差就大,A股熊市价差就小,如果在牛市价差大来卖A股买H股,就错过了A股这一个上涨行情,所以套利行为的点很难把握;

  2. 【策略成本】即使把握好套利策略的时点,卖空需要融券,融券成本高6%以上;

  3. 【可行性】实现套利,必须做出一个配对动作——卖出A股买入H股。这里配对交易不确定因素很多,如能不能够借到足够的股票来卖。

095.问答:B股市场

B股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是人民币特种股权,是一个以外币交易的境内股票,来引进外资。但现在国家境内企业可以到香港H股、纽约N股,新加坡S股等全球市场融资,逐渐取代B股。

(0)

相关推荐

  • MBG Markets: 两国债券利差如何影响其汇率

    著名的美国电影<套利交易>用颇具希区柯克悬疑风格阐述了一位掌管上亿美元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在金融市场以及社会生活上的欺诈人生,主角的演出出色的塑造了一位成功.立体的金融大亨. 套利交易--这 ...

  • 解读195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一旦越来越多的公众认为他们一定可以从股票投资中获利,最终一定会导致灾难.--巴菲特,1958 年份 巴菲特 道琼斯 超额收益 1957 10.4% -8.4% 18.8% 1958 40.9% 38.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者决策与公司决策复盘

    复盘1.定价: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重复博弈 (1)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投资者是买方,公司的卖方,交易的对象交易的商品是企业的未来增长.这个商品有两个特点: 它是虚拟产品: 这个产品具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公司与股票:有限责任

    081.公司与股票:罗马帝国税收合伙人的故事 (1)股份制的实质的让不同的人取得经济利益的一致性的一个制度安排,它创造了一种社会秩序,让更多的人利益趋同. (2)罗马政府把几乎所有公共服务都外包出去给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干货笔记

    目录 导论 金融世界观:金融的本质 金融世界观:各国金融制度的起源和演化 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现代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 银行:银行盈利模式 银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投资银行及其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数据与算法:比特币

    231.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比特币是一种数据加密货币,它用技术手段解决了货币信用主体化的问题,并向虚拟世界创造了一种民主.透明,但是又绝对保护个人隐私的货币体系,支持点对点的交易,而且让所有节点都具有同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在线:蚂蚁金服

    226.227.理解"蚂蚁金服"关键词:数据驱动+平台生态 蚂蚁金服是一个数据驱动的金融平台生态."数据驱动"和"平台生态"分别代表着它的业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在线:科技金融全貌

    221.增长和财富:为什么科技金融(FinTech)这么炙手可热 (1)金融经济增长:从匮缺到过剩,从被动到创造 1900年"亏缺""工业化":金本位,黄金稀缺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金融危机

    216.信用崩塌是金融危机的本质 (1)金融危机=信用崩塌credit crunch,个人.机构.企业甚至国家在某一个时点上丧失了借债能力,然后信用崩塌传染开来,导致情绪恐慌,演变成更大面积的信用崩塌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金融创新

    206.创新.监管和危机:金融市场的新陈代谢 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只要有融资需求,人们一定会想办法创造出金融工具,而新的金融工具会受到市场的追捧,造成市场反应过热,然后又会遭遇到监管,从而产生新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公司治理:治理机制

    201.股权激励机制有用吗? 目标是扩大管理层的股权,希望他们的收入和企业的长期成长之间挂钩.股权激励方法有两种: 在某种条件下去赋予管理层一定的股票: 在一定条件下给管理层以某个价位买入一定数量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