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长沙窑里的唐代人间烟火色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以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

这首广为传颂的《君生我未生》诗歌首见于长沙窑瓷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南长沙出土了大量唐代长沙窑瓷器。瓷器上镌刻有许多唐人题诗,引起了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关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就是瓷器题诗中极为感人的一篇。

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长沙窑,早在九世纪初就被诗人吟咏。刘言史的煎茶诗中就有“湘瓷泛青花”的诗句。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以后,至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长沙窑位于湖南望城县铜官镇,因此也被称作铜官窑。大唐经济鼎盛,中外通商和交流频繁,长沙窑是当时著名的外销瓷器窑,以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和九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大唐的繁容,铜官窑的盛景,可以从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石渚》中窥之:“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长沙窑多为龙窑,原料取自当地,产品大多以手工拉坯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贴花等用单模、分模、手捏制成。此外还有雕刻、镂空、堆雕等手法。长沙窑瓷器造型之多在唐窑中很少见。烧制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又兼文房用具及各种瓷塑玩具。早期长沙窑的产品,以碗、盘、壶、罐、盂为主,规格划一,后期除增加洗枕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烧制镇尺、砚滴、笔洗、砚台等文房用品及俑、鸟、狗、猪、羊等瓷塑玩具。品种不断增加,且形式风格趋于多样。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 

湖南博物馆藏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彩瓷水盂

唐 长沙窑彩绘花鸟纹注子

此外,由于长沙窑陶瓷产品大量外销的原因,还出现了为迎合胡人及西域人所喜爱的金银容器式样的酒壶和酒盏。长沙窑瓷器在造型上各时期变化很丰富,比如:前期的喇叭口壶,长腹、粗壮颈、口微外撇,略具喇叭的雏形,罐为长形圆鼓腹,腹的最大径在中部,肩经有对称的条形,半圆形系耳,后期的喇叭口壶,瓜棱腹,有的成橄榄形,颈长而细,多棱流,比前期略长,并由前期的单曲带形变为双曲耳形,流从多棱,较短变为圆罐,长流。罐的最大腹颈在上部,肩安模制穿孔,竖耳,有的罐顶有四片带横穿耳。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沙窑陶瓷造型前期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后期形态趋于隽丽,有出新意以应时宜之用,且大都具雄浑洒脱之唐风。

青釉褐彩“陈家美春酒”题记壶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唐长沙窑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釉下彩的发明,无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长沙窑的釉下彩装饰,从最初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褐彩的成色剂为铁,用其描画,色泽稳定,绿彩为铜。铜在高温下易流散,因此往往用来填彩或晕染。一般情况下,先用绿彩勾轮廓,再用褐彩描绘细部,装饰纹样有动物的腿、嘴、羽毛、植物的叶脉、山石的肌理、人物衣纹等,线条刚柔相济,色彩对比协调,若是写意装饰则浑然天成,线条奔放洒脱。

唐 青釉褐绿彩菠萝纹壶

热带瓜果菠萝纹,以褐线细描轮廓,以绿彩稍加渲染,枝叶在风中轻摆,浓淡相宜。

唐代长沙窑器物以日用瓷为主,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大量外销。其造型简洁朴素,讲究细微之处的变化,以各种形式的罐和壶最多见。早期装饰上的用彩多在模印贴花的人物、狮、葡萄上涂褐色或绿色大彩斑,继而发展为用单一的褐彩或绿彩绘画,以后再逐步发展到用褐、绿双色彩绘。唐代长沙窑是中国大量生产釉下彩瓷器的发源地,它开创了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

唐长沙窑阿拉伯文纹褐绿彩出口碗

  唐代长沙窑瓷特色鲜明,首先是釉下彩绘的发明,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其次是釉下彩绘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活泼生动,具有写实性。其三是模印贴花工艺的大量运用,并用褐彩题写五言诗或六言民歌。此风始于长沙窑,至宋元两代发展到极盛。

长沙窑波斯人物舞蹈贴花执壶 

湖南博物馆藏

此件长沙窑波斯人物舞蹈贴花执壶中模印贴花和雕塑的舞蹈者形象头戴宝冠,披巾裸上身,右足立于蒲团之上,左脚曲做舞蹈状,称为“三道弯”式。这种造型,在印度的古代雕塑中极常见。

唐·黄釉褐斑“何”字贴花瓷壶 

国家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釉下彩狮形瓷烛台 

镇江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蓝彩双系罐 

扬州博物馆藏 

在长沙窑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诗文壶,这种诗文壶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需要,除了在壶上提诗,在瓶、碗心、盏心、筒形器上也有发现。所提多为五言绝句,少有六七言,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民间的俗语、俗话、谚语、题材和款式等,它们大多用毛笔以铁绘于器物上,大多以行书居多,也有少量草书。引酒闲诗、题情于壶,或与友畅饮或一人独酌,酒意诗意相映相融,情趣盎然,极具文人气质与生活情趣。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青釉褐彩“不意多离别”诗文壶(局部)湖南省博物馆藏。多棱短流下以褐彩书五言诗一首:“不意多离别,临分洒泪难。愁容生白发,相送出长安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青釉褐彩“蓬生麻中”题记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褐彩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句见于荀子《劝学》篇,借喻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青釉褐彩“去岁无田种”诗文壶,高17.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书褐彩五言诗一首:“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此为《全唐诗》卷八五二张氲《醉吟三首》之一。

古老的长沙窑虽已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曾经大唐的文化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