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 | 行经期生理与病理
相关推荐
-
经前后半期生理病理及治疗—夏氏妇科读书笔记
经前后半期生理 一.经前后半期的生理特点是:重阳延续,升降运动趋缓,以冲任气血偏盛,心肝气火偏旺为特点,预示月经要来潮. 二.经前后半期与前半期紧密相连,一般指BBT高温相7~8天后,到行经期的这一段 ...
-
王东红:女性生理节律的中医认识与调控(上)
作者简介 王东红,女,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肖承悰教授学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 ...
-
中医妇科 | 经后末期生理与病理
经后末期是经后期最短的时期,也是经后期运动最明显.变化最多的时期.主要标志:带下的分泌数量增多,质量上亦显得稍粘稠,甚则有少量绵丝状带下. 经后末期生理 经后末期阴长运动的特点在于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
-
中医妇科:经期发热
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症,称"经行发热",又称"经来发热". 本病与西医学的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感染 ...
-
中医妇科 |经后初期“生理与病理”
经后初期在经后期中稍长,无带下,阴长运动处于静止状态,实际是排经后恢复时期. 经后初期生理 经后初期阴血有所不足.血海空虚,癸水之阴处于低水平,阴长运动相对静止.这里血海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血海之血,二 ...
-
中医妇科 | 经后中期生理与病理
经后中期介于经后初期与经后末期之间,为经后卵泡发育的重要时期,与经后末期紧密相连,主要的标志是带下,色白质稀. 经后初期生理 阴长者, 是指天癸阴水滋长也.癸水溶入血分,到达血海及与肾有关的卵巢,最主 ...
-
株洲中医妇科苏秀芳医生治疗经期小腹剧痛
叶温温,女,24岁(初诊:2021.4.22) 主诉:经行腹痛6年. 现病史:患者自6年前开始经行腹痛,经期5天,第1-3天小腹剧痛,甚则打滚,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不能坚持工作,血块多,块下痛稍缓 ...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处方]香附.合欢皮.娑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各3克.炒枳壳3克. 加减:乳胀甚者加青橘叶.橘核:乳胀痛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 ...
-
月经先期方 (中医妇科大家刘奉五方)【处...
月经先期方 (中医妇科大家刘奉五方) [处方]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9克.川续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功效]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用法]水煎 ...
-
中医妇科常用对药选
[党参.黄芪]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党参.沙参]二 ...
-
【中医】中医妇科汤汤头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 中医妇科学汤头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中医妇科常用汤头 一 划 一贯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