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经期发热

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症,称“经行发热”,又称“经来发热”。

本病与西医学的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感染有关。

[病因病机]

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营卫失调,值月经的生理改变而发。其分型有阴虚、肝郁和血瘀。

一、阴虚

素体阴虚,久病热病,耗损阴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损,经期过后,阴血益虚,阴不维阳,阳气外越,营卫失调,因而发热。

二、肝郁

素性抑郁,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经行之前,气血下注冲任,血充气盛,气血更加郁滞,郁而化热,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三、血瘀

宿有湿热之邪内蕴,与血搏结成瘀,或经期产后,人流术后,瘀血内留,积瘀化热,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加壅阻,瘀热内盛,营卫失调,因而发热。

[辨证论治]

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发热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调气血、和营卫为原则。

一、阴虚型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午后发热,五心烦热,咽干口燥,两颧潮红,经量少,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素体阴虚,经期或经后经血外泄,阴血愈虚,阴虚不能敛阳,虚阳外越,营卫失调,故经行午后发热,两颧潮红,五心烦热;阴虚津亏,故咽干口燥;阴虚内热,血被热灼,故经量少,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阴虚之征。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举例:蒿芩地丹四物汤(经验方)去川芎,加银柴胡、白薇。

青蒿、黄芩、地骨皮、牡丹皮、生地、川芎、当归、白芍

方中黄芩、青蒿、地骨皮、牡丹皮清热养阴凉血;银柴胡、白薇退虚热;生地、白芍滋阴凉血;当归养血调经。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凉血调经之效。

二、肝郁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发热,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舌红,苔微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经前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加郁滞,郁而化热,营卫失调,故经行发热;肝郁化热,随冲气上逆,扰动清窍,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肝经过乳,布胁肋及少腹,肝失条达,故经行乳房、胸胁、少腹胀痛;肝郁不舒,故烦躁易怒;肝郁疏泄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经量或多或少,色深红。舌红,苔微腻,脉弦数,也为肝郁发热之征。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方药举例:丹栀逍遥散。

三、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发热,乍寒乍热,小腹疼痛拒按,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阻冲任,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阻而化热,营卫失凋,故经行发热,乍寒乍热;胞脉瘀滞,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瘀阻冲任,血行不畅,则经色紫黯有块。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清热调经。

方药举例: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栀子。

赤芍、桃仁、当归、生地、川芎、甘草、红花、枳壳、柴胡、桔梗、牛膝

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祛瘀;栀子、柴胡、生地清热凉血,疏肝解郁,去血中之郁热;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疏理气机;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同用共收活血化瘀,清热调经之效。

(0)

相关推荐

  •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六)

    小执医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经断复来属湿热下注证,用易黄汤加下列哪项 A.大小蓟.仙鹤草 B.荆芥炭.藕节炭.泽泻 C.茯苓.泽泻.黄芩.大小蓟.侧柏叶 D.车前草.侧柏叶.紫珠草 E.绵茵陈 ...

  • 株洲中医妇科苏秀芳医生治疗经期小腹剧痛

    叶温温,女,24岁(初诊:2021.4.22) 主诉:经行腹痛6年. 现病史:患者自6年前开始经行腹痛,经期5天,第1-3天小腹剧痛,甚则打滚,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不能坚持工作,血块多,块下痛稍缓 ...

  • “经期发热”之中医辩证论治

    妇女每在月经期间,出现发热症状,称之为经行发热.此症多分为热人血室和血虚发热,前者属实,后者属虚. 热入血室 病因:由于平素起居不节,经行之时,血室空虚,外邪乘隙侵入,故寒热往来,有似疟状. 症状:先 ...

  • 中医妇科 | 行经期生理与病理

    月经的来潮表示本次月经的结束,新的周期的开始,反映出新旧交替,经血排出与重阳必阴的转化,因而这一时期的病理特点在于排经失调和重阳必阴失常两方面. 行经期生理 一.经血排出 月经来潮时,阴道排出血性分泌 ...

  • 【经期发热】女性经前发冷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诚顺和名老中医姜瑞雪先用疏肝解郁清热继用凉血育阴之法治愈

    "经行发热"为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经净后发热自然退净或稍退者.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营卫失调,导致月经的生理改变而发.多因经期感受外邪.阴虚生热.血虚 ...

  • 慧福每日一偏方——妇科经行发热中医治疗法

    慧福每日一偏方--妇科经行发热中医治疗法 慧福生命文化 今天 女人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症,称"经行发热",又称"经来发热". 本病与西医学的慢性盆 ...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处方]香附.合欢皮.娑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各3克.炒枳壳3克. 加减:乳胀甚者加青橘叶.橘核:乳胀痛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 ...

  • 月经先期方 (中医妇科大家刘奉五方)【处...

    月经先期方 (中医妇科大家刘奉五方) [处方]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9克.川续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功效]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用法]水煎 ...

  • 中医妇科常用对药选

    [党参.黄芪]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党参.沙参]二 ...

  • 【中医】中医妇科汤汤头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 中医妇科学汤头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中医妇科常用汤头 一 划 一贯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