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也能用靶向药!7月肺癌新药速递,你了解几个?

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由于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不仅给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也让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定期诊疗——“雪上加霜”。

据英国健康部门统计,2020上半年的新冠肺炎,使癌症诊治出现大范围的延迟,加上癌症医疗服务长时间的停摆,所有这些都将在未来引发癌症死亡率飙升!就肺癌而言,英国患者的死亡率将增加5%左右,这相当于1200多人!

不过,就在这阴晴不定、全球共此凉热的上半年里,全世界的肿瘤学家们还是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许多新型靶向治疗的研究,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福音。

在已过去的7月,又有哪些新药、新适应症出现,小觅蜂带大家来一一盘点。

01

三代EGFR-TKI靶向药奥希替尼成功用于可手术肺癌的辅助治疗

Ⅲ期临床试验ADAUR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有EGFR突变的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使用奥希替尼进行的辅助治疗,能够降低近80%的复发/死亡风险!

这是三代EGFR-TKI靶向药又一次“不负众望”,给全世界的肺癌患者带来的好消息!这也是自2015年奥希替尼上市以来,又一个可扩展的治疗方向。从二线用于T790M耐药突变,到去年一线敏感突变就能直接用,再到如今可手术肺癌患者潜在的治疗收益,我们正在不断发掘这个高效靶向药的治疗潜力!

就在不久前,小觅蜂曾经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的陈波医生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针对可手术的中期肺癌患者,在有突变的情况下,你会建议患者使用靶向药吗?

陈医生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彼时国内外的临床指南均没有将靶向药列入Ⅲ期肺癌治疗规范当中,可是陈医生还是提醒我,要注意Ⅲ期肺癌高复发的风险,而且复发时直接进入晚期的比例也不小。为了避免复发的发生,对有驱动基因的患者及时及时使用靶向药,可能是明智的选择。

ADAUR研究的成功,无疑佐证了这个临床实践方向!更关键的是,由于入脑能力强,奥希替尼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确实非同凡响。

02

又一个RET靶向药Ⅱ期临床研究“初战告捷”,96%患者效果明显

对于肺癌RET驱动基因,目前至少有了两种治疗选择。

其一是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selpercatinib(LOXO-292)。FDA批准该药的适应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任一治疗阶段。也就是说,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使用过更多治疗方案的后线,该药均可视为首选。 

可见,寻找RET突变很重要,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药物。

除了这一款已经获批的RET-TKI靶向药,ASCO2020年会还报道了另一款名为pralsetinib(BLU-667)的RET靶向药。目前针对该药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初获“端倪”(见下表)。

根据上表,这款新型靶向药的总有效率可达65%,一线使用的患者73%有肿瘤缓解的迹象!95%的患者至少能够实现病情稳定!

除了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当中,RET融合基因同时也是多种肿瘤的致癌驱动因子,如:2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该变异,胰腺癌、结肠癌等患者也多有表达。

此次Ⅱ期临床研究中也纳入了这些非肺癌肿,中期数据报告显示,60%的患者病情有所缓解。

03

MET突变不用怕,中国创新药沃利替尼已进入优先评审

2020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卡马替尼(capmatinib)用于治疗具有MET外显子14跳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MET外显子14跳变是已被证明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觅友们容易搞混淆的是,MET基因还有扩增等其他变异与“14跳变”并不是一回事。“14跳变”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尤其是肺肉瘤样癌患者,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14跳变”。而且,具有该突变的患者化疗及免疫治疗疗效差,长期生存几率非常低。

“14跳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可以回看陆舜教授的访谈直播(陆舜教授直播预告丨遇见MET基因,从黑暗到光明)进一步了解。

除了已获批的卡马替尼以外,另外正在研发当中的靶向药也获得了“不斐”的成绩!

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NCT02897479),评估了沃利替尼(savolitinib)针对肺肉瘤样癌和NSCLC的疗效,受试者均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患者,基因检测显示MET14外显子跳变。

中期数据显示,使用沃利替尼的患者总反应率接近50%,而且一半以上的患者仍处于肿瘤缓解过程当中,加上肿瘤稳定不增大的患者,有效率可以达到93.4%!不久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将沃利替尼的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这意味着,中国肺癌患者即将迎来首个国内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MET抑制剂,打破多年来“无药可用”的困境。

由于MET14跳变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因此另一个针对该靶点的靶向药——特博替尼(tepotinib)将治疗焦点集中在患者生存质量上。

研究显示,特博替尼让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出现了广泛缓解,患者的体能、认知、情绪还有社交生活等各方面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04

EGFR20外显子突变:新型靶向药未达到终点,但仍然未来可期

EGFR-TKI是靶向治疗领域研究得最早,也是最透彻的一类药物。然而,针对EGFR 20外显子突变的药物却依旧缺乏好的“落地”。

Poziotinib靶向药的出现有望打破这个“僵局”。

Ⅱ期研究ZENITH20-1的数据显示,68.7%的肿瘤患者能够实现临床控制。尤其是EGFR20外显子的M766~D77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似乎更加明显。

该药的治疗潜力目前仍在评估当中。

05

肺癌也有了精确制导武器:两个抗体偶联药物,威力超乎想象

在乳腺癌领域广受好评的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近年来已产生了新的抗癌药物,一种叫做T-DM1的“抗体耦联”靶向药物。并且已经国家药监局(NDMA)批准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该药的原理是,将针对乳腺癌驱动基因HER2扩增的曲妥珠单抗和一种细胞毒药物捆绑在一起。曲妥珠单抗负责精准靶向制导,细胞毒药物则负责攻击。

抗体偶联靶向药的出现,是癌症治疗从粗糙到精细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之前的ASCO年会就曾报道过,将T-DM1用于HER2变异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的患者有响应。

科学家们随后更换了细胞毒分子,使用了一种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eruxtecan。一个小小的更换动作,创造了一个新型的抗体偶联药——T-DXd(DS-8201)。

初期数据显示,62%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T-DXd治疗有响应,加上疾病稳定的患者,可以达到91%!目前多数患者仍在该药的治疗观察中。

06

单克隆抗体靶向药:不可忽视的靶向治疗方案

与常见的小分子TKI靶向药不同,肺癌领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虽然“姗姗来迟”,可是仍旧表现不凡,而且一上来就试图帮助我们克服令人讨厌的——EGFR 20外显子突变。

新出现的肺癌单克隆抗体——amivantamab(JNJ-61186372)是同时靶向MET和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具有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患者中,Amivantamab显示出强劲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在进行过铂类化疗的患者中,临床收益率(肿瘤缩小/稳定的)可以达到72%,该药帮助一半以上的患者实现了8个月无进展的记录。

而且临床试验显示,这款单克隆抗体的使用是安全可控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靶向药的用途拓展以及更新换代,这似乎是所有慢性病治疗走向“完美”的必经之路。尤其是,还有那么多缺乏解决办法的基因变异,亟待更多的靶向药“前赴后继”,为癌症患者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所以,也许过不了多久,这篇盘点文章里的内容就会过时了,小觅蜂乐于看到那一天早点到来。

就如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在书中展望的那样:

“相信未来的健康管理一定会朝着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毕竟,人类现在已经有能力利用穿戴式设备、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对每个人的生物学指标进行更详细和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看,科学家是可以为每个人定制一份能让他开开心心遵从、舒舒服服受益的健康管理方案的……我们总需要打起精神,严肃对待,耐心等待,在与本能的对抗中,坚持到那一天的出现吧!“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创客贴

参考来源:(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cancer deaths due to delays in diagnosis in England, UK: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modelling study. Maringe, Camille et al. The Lancet Oncology, Volume 21, Issue 8, 1023 - 1034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0)30388-0/fulltext

2.Adjuvant Osimertinib Extends DFS in Localized NSCLC - Medscape - May 29, 2020.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1391

3.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8463/abstract

4.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4804/abstract

5.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6874/abstract

6.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0112

7.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7488/abstract

8.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4964/abstract

9.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4819/abstract

10.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4803/abstract

11.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84802/abstrac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