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 丝路文明一
相关推荐
-
河西走廊究竟有多重要?如果没有它,中国是另一个中国
河西走廊是一个形似走廊的堆积平原,它位于黄河以西.在祁连山和合黎山的中间地带,在汉武帝之前,西域一直被匈奴占领,而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了两朝休养生息,实力有所提升. 公元121年,霍去病带兵两次出征匈奴 ...
-
丝绸之路上的“凉州文化”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穿越河西走廊,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之旅".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进占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丝路西去出阳关,碎叶东归入玉门
前言: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of甘肃博物馆
牛年大吉! 欢迎来访,顺致牛年吉祥!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0年8月6日
-
河西走廊有多重要,为何上千年为兵家必争
在没有飞机和导弹的冷兵器时代,地势为"走廊"的一般都是军事重地,尤其在边陲地区,更是重中之重. 比如连接关内外的辽西走廊,一座山海关,曾把席卷关外的满清,牢牢扼住很多年. ▲河西走 ...
-
敦煌何以成为丝路十字路口和四大文明汇聚之地?皆因沙漠与祁连山
当横亘在青海与甘肃之间的祁连山脉渐渐没入荒野,河西走廊也很快失去了生机和绿色,视野越来越开阔,却也让人越来越疲倦.忽然,一片金色的沙丘接棒乌黑的山峦向远方延展,沙丘之下绿意隐现,我们知道,敦煌到了. ...
-
辉煌了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汇流中心,丝路驿站的敦煌为何会衰落?
1986年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敦煌吐鲁番学"的论文,文中写到:"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 ...
-
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马踏飞燕(3)——兰州5日(18)
★旅游地点:甘肃省博物馆之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就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的文化走廊,这条贸易通道横贯亚.非.欧三大洲. 因为当时中国的 ...
-
甘肃省博物馆 丝路文明三
经过东汉皇帝的舅舅们与皇帝的小伙伴们间的不断争斗,东汉王朝和大汉四百年天下彻底走到了尽头,幸亏那位在<三国演义>中集英雄与奸贼于一身的曹操,最终重新了中国北方,中国进入了魏晋时期.在群雄逐 ...
-
甘肃省博物馆 丝路文明二
丝绸之路带来了和平.美好和文化味的生活,但这样的和谐社会却并不容易,这种生活首先是卫青霍去病们用刀枪打下来的,还是窦固窦宪们用金戈铁马保护下来的.西汉王朝为打入西域几乎举国砸锅卖铁,而后继的东汉王朝为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二)丝路文明
2000多年前,张骞打开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100多年前,李希霍芬将这条沟联欧亚大陆的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甘博里设立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被评为当年的国家十大精品陈列展.丝绸之路展厅堪称甘博陈列设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一)彩陶文明 下
7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怎么来的还不大清楚,5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怎么结束的也不大明白.曾经请教过一位专家,他很负责地回答我:"不知道",然后只能很概括地表示大概它太老了,几千年了, ...
-
甘肃省博物馆(一)丝路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一)丝路 博陵 甘肃省博物馆随拍,丝路--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局部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 木马(西汉) 木马(西汉) 古凉州 三彩胡人牵驼 ...
-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国宝,距今才几百年,却为何媲美东汉铜奔马?
大家知道1969年被发现的甘肃雷台汉墓吗?雷台汉墓中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国宝"踏马飞燕",也就是先进被甘肃肃博物馆列为镇馆之宝的东汉东汉铜奔马,这座东汉铜奔马自然就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
-
唐代 · 三彩胡人牵驼俑(甘肃省博物馆)
唐代 · 三彩胡人牵驼俑(甘肃省博物馆)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时间:2020年11月12日 阅读量:1046 字体大小: 默认 唐代 陶胎 质较松 人俑高76厘米,驼俑高93.4厘米 甘肃省秦安县 ...
-
西汉 · 彩绘木轺车(甘肃省博物馆)
西汉 · 彩绘木轺车(甘肃省博物馆) 来源:考古中国 作者:考古中国 时间:2019年09月12日 阅读量:1382 字体大小: 默认 西汉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马高88.2厘米,长78.8厘米 ...
-
汉代 · 铜骑吏 (甘肃省博物馆)
汉代 · 铜骑吏 (甘肃省博物馆)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时间:2019年12月02日 阅读量:1307 字体大小: 默认 汉代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马高38厘米,长27厘米,宽9.7厘米. 由骑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