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新人赵丽颖,不就是当年不敢跟同事提意见的自己吗?现在我会了!

《中餐厅》第4季开播,刚到三峡人家的第一晚,就状况频出:

说好晚上七点半开饭,结果到了七点半,船长等一众人已经过来等着了,大厨们还没开始做菜;

好不容易等到八点多可以开饭了,结果发现竟然忘了煮米饭;

第二天就开张营业了,菜单还没确定下来;

还有2万收益的KPI指标……

操心的赵丽颖,为每一件事焦虑,但似乎每一件事都又插不上手,急得晚饭都吃不下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能联想到职场中的自己:明明知道有无数的工作需要推进,但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干着急。更可怕的是,对这些工作,自己完全是外行,还处处得仰仗别人的专业,才能做成。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01

尽快明确和梳理待办事项,先做到心里有数

在出发去目的地的路上,导演问赵丽颖:

“你觉得你适合担任什么职位?”

她罗列了洗碗、洗菜、抹桌子、打扫卫生一系列清洁工杂活。

事实证明,这怕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一个爱操心爱焦虑性格的人,是没有办法安于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就不管其他的。

相反,因为对无序的容忍度要低于其他人,会比任何人都更希望把工作推向有规划、有秩序的正轨。

但赵丽颖的尴尬境地就在于:论管理权限,黄晓明是店长;论岗位的重要度,有张亮、林述巍两位大厨。

况且,店长已经明确说了,菜单的事就交由两位大厨负责。

这种境遇下的赵丽颖,要推进工作顺利开展。能怎么办呢?其实有一个工作岗位可供参考,那就是项目经理。

公司里的项目经理角色,很多地方都跟赵丽颖的处境很像:自己没有管理职权,面对各个职能模块的专家、牛人,还要推动他们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目标。

我们暂且先不讨论项目经理面临的这一系列挑战,先来看看,赵丽颖要解决眼下混乱局面,可以借鉴的项目经理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工具:甘特图。

甘特图以图示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表示出特定项目的顺序与持续时间。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项目,线条表示期间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直观表明计划何时进行,进展与要求的对比。便于管理者弄清项目的剩余任务,评估工作进度。

我们就以船到达三峡人家第一晚为例,当天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可以把这些事项一一列出来,并标好具体应完成的时间:

做菜:17:30-19:30

煮饭:19:00-19:30

餐桌布置:19:00-19:30

晚餐:19:30-20:30

清洗餐具及打扫卫生:20:30-21:15

制定菜单:20:30-22:30

将这些事项放进甘特图,并确定好每项任务的具体负责人,在各个时间节点,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工作、有没有延迟的工作,就会非常一目了然,井然有序。

当然,赵丽颖作为节目组里的萌新成员,不一定立即就要这样去做,但至少自己可以先把这个方法用起来,会有效减轻诸多焦虑。

02

根据甘特图计划,适时提醒和补位

船长一众人过来等着吃饭时,菜都还没有下锅。张亮、林述巍两位大厨忙着做菜,赵丽颖先就默默地去摆好了餐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补位。

但其实如果她们提前进行了梳理和规划,就会发现忘记做米饭的问题,这件事完全可以由两位女士动手。

而根据开饭的时间,倒推应该开始做菜的时间,看到大厨没有动静,就可以适时进行提醒,这样一来,当天延迟开饭的问题应该也能得到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对每一模块的专业都没那么精深的外行人,在制定计划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挑战,可以提前找资深人士进行咨询。

看得出来,林述巍就有点像公司里那些资深员工,有着扎实的专业能力,但也会把职场新人看成啥都不懂的小白,一个职场新人,想要指挥、说服他们听你的,有相当难度。

那我们就完全可以先绕开他,从同样参加过之前节目的黄晓明和张亮身上寻找帮助,请教不懂的问题,快速掌握基本的流程,并留心各项工作大致所需时间。

只有我们自己完全熟悉了,才不会被敷衍的资深员工牵着鼻子走。

就算依旧不懂那些高深的专业知识,但大致掌握了基本信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比较清晰,就能够有底气地去提示大家,并配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时间久了,大家看到你的努力和付出,你就能够成为这个团队里的凝合剂,团结大家集中精力实现目标。

03

找到搞定“刺头“成员的方法

赵丽颖一遍又一遍催着确认菜单,林大厨一遍又一遍地不以为意,觉得还早,不用急;

定的晚上19:30开饭,差不多还有一小时的时候,赵丽颖催做菜,林大厨也说不着急,要等客人们来了再把菜下锅。

艺高人胆大,大概就是用在这种时候的吧!

是不是像极了公司里那些专业技术大牛们?别人都要急“死”了,他们永远一副“你们这些凡人就知道瞎着急”的不屑表情,不到最后一刻,轻易不出手。

如何搞定这种“刺头”成员,让他们听从建议和安排?

一、永远不要用担心他们完不成任务的理由来督促他们。能力强的“刺头”成员,对自己的能力是最自负的,你越是表现得担心他不能完成任务,他越是要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此来显示他有这个实力。但往往,等最后发现他们并未能完成时,已经来不及了;

二、用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发他的好胜心。可以把完成任务的条件改得更为苛刻,并以打赌、游戏等方式,让“刺头”成员觉得完成这个挑战很有成就感,而且不能输,从而增强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可能性;

三、夸赞和赞美。“刺头”员工身上那些非常明显的优势就不用夸了,比如,你夸一个大厨“你厨艺真好”,就意义不大。但如果你夸他在做菜过程中某一个细节的精到之处,他可能就能将你视为知己,在夸赞的过程中,如果还能顺势引入自己的建议和安排,那就是真正的高手了。

当一个责任心爆棚、目标感强烈的职场小白,遇上艺高人胆大的资深职场老鸟,注定是一场硬仗,但我们只要找对方法,一点点渗透,最终一定会让事情往我们期望的样子去发展。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第一,利用甘特图,自己先将所有事项梳理出来,并大致划好具体完成时间及负责人;

第二,在没有取得威信之前,先以补位和适时提醒的方式来确保每项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没有遗漏、没有延迟;

第三,搞定“刺头”成员,让他能按照目标行动,则其他成员就自然也乐于听从建议。

做到以上3点,离我们的目标就不远了。

Miss略知一二

职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