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晨语 | “荡舟英伦”六:把每一个空间用到极致 | 诗画采风


清晨的伦敦市郊,雨点在滴答,冬季的风越过森林,红叶丛中掀起阵阵浪的微涛,涟漪向更远处漫溯,风浪在晨曦中折射出连绵的节奏,那节奏不温不火,汩汩流动。

森林中有一滩碧水,就那样镶嵌在无边的绿毯中央,一些不知名的水草和野花在初冬时节依然绽放着,那紫茵茵的花蕾在露珠的装扮下,显出使人怜爱的样子。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几只水鸟在水洼的那头梳理羽毛,它们优雅地身姿在一片白色小花的掩映下,顶起一头攒动的精灵。草坪沿着湖边蔓延,轻轻地踩着,发出簌簌的声音,那声音软绵绵的,偶尔传来林中的鸟鸣,和着脚底的簌簌声,恍若来到另一个世界。

初阳升起,在一片绿色的屏障中,野生的苹果树显得很特别,它们的枝头结满了小小的果实,果实呈现出橙色的笑容,倔强地扎在空中,像孩子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信步慢游于林间,在苹果树下斜倚,听鸟儿晨语,看远方绿浪,闻苹果香甜,任冬风拂面,让晨曦满怀。

从林中回来,带着满身的露珠,我来到森林小镇北面的一所小学。我只想静静地看,慢慢地想,在这样一个国度,在这样一个小镇,在这样一个季节,我不会喧嚣,不会急促,我只想静默,只想凝思。

森林的风掠过学校的上空,瓦蓝的天空下的这所小学叫做温斯小学,在学校玄关处写着“学习、成就、关爱、分享”几个单词,这应该是他们的校训。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经过电子登记后,我拿到一张印有自己照片的参观证,便走进了学校。这是一座1907年的建筑,有着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简洁大方的外墙,呈现几何的三角形状,红色墙体,黑色的瓦片,尖塔的房顶,仿佛一座微型的城堡。

走进校园,九曲回廊弄,移步又换景,把每个空间都用到极致。玄关的一侧是图书室,回廊的拐角有办公室,楼梯口下面是医务室,厕所则严格区分成人与孩童,有着家庭般的整洁与清香。教室则隐藏于回廊的两侧,不经意地推开一扇门,你就会发现一屋的孩子。

在教室与教室之间,回廊的转折处,是集会的广场,那是一个不大的带穹顶的小广场,可以容纳两三百人席地而坐,四周摆满了运动攀爬的器械,还有可以移动的餐桌,很显然这个地方是集集会、体育课、食堂与一体的地方。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英国人把空间用到了极致,决不允许浪费一寸地方,校园内很少有闲置不用的空间,这是这个民族高明的地方之一。

晨间集会分低高年级举行。我看见低年级的集会,由每个班的老师轮流主持,孩子们在各自班主任的组织下有序地走出教室,坐在小广场指定的位置。那么小的孩子,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小的通道,那么小的空间,没有一个孩子讲话,没有一个孩子推搡。各自席地而坐,等待集会的开始。

集会开始了,老师首先请本周过生日的小朋友一个个走上台,上台的孩子和老师简单对答几句,老师问孩子生日的情况,然后全体同学一起唱起《Happy Birthday to you》,旁边有老师用吉他现场伴唱。稚嫩的歌声,纯正的英伦发音,在穹庐如家的空间里,给人一种童真的神圣感。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我静静地感受着天籁般的生日祝福,我丝毫不感觉这是一场简单的集会,我觉得这是一场神圣的洗礼。在孩童幼小的心灵里,他意识到,我从小就是一个被大家重视的人,我的生日,老师同学一起为我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每年唱一次,提醒我慢慢长大。同样,我也要为别人每年唱一次,这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生日祝福过后,集会由每一个班的班主任随机提名自己班上的两名学生上台,班主任简要陈述被点名孩子上台的原因,他们是本周在某个方面表现好的。被叫上台的孩子,呈现出自然中的欢悦,席地而坐的孩子则一齐为他们鼓掌。

集会内容很简单,然后就各自回班开始上午的学习,小广场又恢复了它的空荡。不一会儿,当你再次经过小广场时,它的中央已经摆满了餐桌,工人们已经为孩子们在准备午餐了,在英国,孩子们在校的午餐是免费的。

回到教室里的孩子,开始上午的学习。一般他们上午主要学习英语和数学还有科学。英国国家规定小学有13个科目,学校有权整合课程,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除英语、数学、科学外,其它的课程一般被整合到下午的主题学习中。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学校没有教材,有的是自己开发的学习材料。我看见教室里各小组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学具、铅笔、卡纸、书籍等,凡是要用的文具和学具以及书籍都放在小组里,孩子不需要背着重重的书包回家。教室里每一个空间,只要有空隙,全展示的是学生的作品,色彩斑斓是英国学校教室的特点。

教室里一般分为:

集中讲授区,那是在一块多媒体屏幕下的一块空地,地上铺上地毯,孩子们坐在上面听课。

学习小组区,摆放着桌椅,拼接成圆形的学习小组,七八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桌子中央摆放各种学习用品,集中讲授后,席地而坐的孩子回到小组里动手操作体验老师讲授的知识。

生活功能区,洗手池、打印机、教师办公桌、书柜、电脑、衣橱、整理箱等。教室里很少有空调,有取暖的装置,那是通过加热水管而取热的一种方式,伦敦夏天的平均气温在18度。
作品展示区,在墙壁的四周,那里用软板包裹,上面用图钉固定着孩子们的作品。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走进每一间教室,虽然布局上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区域就是集中讲授区、学习小组区、生活功能区、作品展示区等几个部分,用琳琅满目来形容英国的教室是最恰当不过了。

这就是英国人的思维,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做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而这种利用又恰恰是符合这个民族普世价值的。

从温斯小学用完中餐走到操场的时候,我又遇上一个中国女孩。她稍大一些,会说中国话,她告诉我,她有三个妹妹,他们一家是福建人,爸爸在伦敦以外的一个城市工作,她和妹妹们在伦敦学习。

我问她,你喜欢中国还是英国,她答,我出生在英国,当然喜欢英国。然后,她告诉我,他们一家决定今年春节回中国。最后,她惊喜地告诉我,今天是她的生日,说完,她跑了。

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小女孩Happy Birthday to you,一家人在伦敦幸福。


  “荡舟英伦”精彩回顾  

“荡舟英伦”五 | 低调的校园 开放的课堂

“荡舟英伦”四 | 三个关键词看英伦教育体制

“荡舟英伦”三 | 英伦教育的历史溯源

“荡舟英伦”二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融合

荡舟英伦”一 | 伦敦 伦敦

(0)

相关推荐

  • 2017年伦敦的诺丁山狂欢节

    字 2017年8月27-28日 伦敦 又是一年一度 世界第二大的户外狂欢节 Notting Hill Carnival 诺丁山狂欢节 ----- 图片分割线 ----- "姐妹们,准备好开始 ...

  • 伦敦随拍

    不经意间,所遇见的伦敦-- 国庆日,特拉法加广场等待演出开始的女士: 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王后的纪念碑前: 愿望: 偷的浮生半日闲: 上班族: 午餐时间: 拍大片: 暴雨到来之前的庄园: 初春的圣詹姆斯 ...

  • 英伦生活|TOP 5 敲响伦敦圣诞夜的地方

    伦敦目前已经有Winter Wonderland,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躁起来一起去呢! 在这边我们快来看看伦敦有什么适合冬季游玩的地方呢 1    Skylight 是伦敦颇负盛名的屋顶酒吧,如果 ...

  • 有座城市叫伦敦

    ---------------- 伦敦细节第二弹,让我们继续发现这里的方方面面: 不再说什么"如果你厌倦了伦敦,就厌倦了生活". 这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你永远不会停止探寻这座城市- ...

  • 时尚前卫的伦敦红砖巷 (Brick Lane)

    ---------------- 在伦敦东部,有一个很潮的地方,叫红砖巷. 从17世纪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到19世纪海外犹太人,再到孟加拉人民,红砖巷见证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 如今这里汇集着很多未成名的 ...

  • 冬季傍晚的泰晤士河畔

    今年冬天伦敦的天气不错,几乎每天都天蓝蓝阳光普照.于是我打算去拍一组照片,为伦敦的形象正名,改变她在人们心中常年阴郁的气质. 就在我出门的那天,明明蓝着的天灰阴起来,还飘起了细细的雨丝-- 第二天,就 ...

  • 假如世界是黑白的

    ---------------- 这是一篇纯图片推文. 伦敦银行区,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大门,周日紧闭 伦敦银行区,皇家交易所 萨福克郡,16世纪羊毛交易中心 五月玫瑰 牛津, ...

  • 冬日伦敦

    ---------------- 一进12月,伦敦便开始了世人心中的那个样子. 其实天空还是蓝的时候居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城市就是给人一种灰色的气质,大概是路人那些黑色的大衣营造出来的氛围吧. 雨 ...

  • 『荡舟英伦』十七:私立学校“私”在哪里 | 诗画采风

    文 I 肖绍国 周末的阳光下,我行走在纯粹意义上的英国乡村,那是一座十五世纪的英国乡村,被完整的保存到了现在.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一条欢快的小溪从高处的山涧流向村子,在低洼处 ...

  • 『荡舟英伦』十五:为信仰而教 | 诗画采风

    文 I 肖绍国 伦敦降温了. 纯英伦的冬日况味. 气温降至零下,异国的街道给人一种镜子般的明亮感觉.远远的,从马路对面开来的一辆辆汽车,由于空气的洁净,在阳光的反射下,车影全部被投射到马路一侧高大的玻 ...

  • “荡舟英伦”九:在康河的柔波里 | 诗画采风

    细雨周末. 到达剑桥小镇的时候天空正下着雨,雨是那种密密的,像网一样在你头顶.脸庞.身后悄悄地笼罩着的.漫步雨中,你不需急着撑伞,就让那柔柔的剑雨网住你的身心,头顶的丝丝凉意会刹那间直达你的内心,告诉 ...

  • 行万里路 | “荡舟英伦”五:低调的校园 开放的课堂 | 诗画采风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罗杰·阿斯克姆小学作为伦敦三环附近的一所普通社区学校,保存了原汁原味的英伦平民学校的风格. 建筑是老建筑,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外墙不粉刷,呈现出砖体本身经过岁 ...

  • 『荡舟英伦』十六:有情有义的教育督察 | 诗画采风

    文 I 肖绍国 莎士比亚故居坐落在一座如诗如画的小镇上.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小镇的西边尽头是一条河流,叫作艾文河,这是一条青色的河,看不见河水的流动,只那样满满的涨在河床里. ...

  • 『荡舟英伦』十三:课堂亦课间 课间亦课堂 | 诗画采风

    □ 肖绍国 在海鸥的清脆中,在晨曦的沐浴里,在城堡的魅影下,在钟声的萦绕畔,我要离开爱丁堡,离开这座充满浪漫传奇的城堡,离开这绮丽的北海之滨了.此生与爱丁堡一约,我想,必定是为了心灵牧场的一次奔跑与呐 ...

  • 『荡舟英伦』十一:女子学校的英伦气质 | 诗画采风

    □ 肖绍国 出伦敦城,一路向北,去爱丁堡,感受英国最好最纯正的苏格兰教育. 沿路是再真实不过的英伦田园风光了.在一张巨型的画布上,大自然这位超级画家随意地拾捡起草地.溪流.奶牛.绵羊.古堡.树林.海鸥 ...

  • 『荡舟英伦』十:当教育遇到量身定制 | 诗画采风

    英伦的河流是颇有风致的. 那些河流往往隐匿于平坦的大草原里,汽车在一望无垠的绿地里开,两旁是一排一排的枫树,油画般的色泽被大自然调节得恰到好处.在那些成排的枫树地下往往隐藏着碧蓝碧蓝的河流,河道不宽, ...

  • 城市就是大学 大学就是城市 | “荡舟英伦”八:幻城牛津 | 诗画采风

    周末的清晨,坐上大巴,朝伦敦的西北方开,去一个充满幻谧的城市--牛津. 出城不远便上了高速,晨曦中道路两旁的景致尽收眼底.那是些成片的牧场,都种着浅浅的绿油油的青草,像一床巨大的绿色被子给早冬伦敦市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