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笔记:太阳病欲解时(天人思维))

9、大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从巳到未,从九点到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六个小时。就是中午前后。

我们从子午流注来看,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脾经、心经和小肠经活跃的时候。

太阳病,病邪退去的关键在于正胜邪。而中午这个时候,正是提升正气最好的时候,特别是中午心经当令,在一天中气血运行是最旺盛的时候,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

这段是接着上一章说的,上一章说到太阳病有一个七天的自然病程,最后一天,是自愈和传变的关键一天。

这一天里,就是这个时间段,最是关键。六经病都有“欲解时”。是不是和子午流注有关系呢?这是需要临床验证的,现在关注这个的不多。

仲景为什么给六经病都定了欲解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是承接《伤寒论》笔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这一章,生命有其自然的节律,病之病程也有节律,这个东西,我们当代的医家不太关注,原因就是我们早已脱离我们的天人相应的生活和思维传统了。汉代,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汉朝人的思维就在这天人之际探究微奥。

近现代以来,董仲舒这样的人,和他的思想,往往是政治不正确,医家不敢去探究了,这是时代背景。如今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我们有这个条件,再对这些过去几十年认为是迷信的东西,我们可以不做评判,先接受它,探究它。这就是我们要回到仲景的古典经方学,这样的一个时空生命学问。这是我在读《伤寒论》的一些小的感想。

两天更新一个条文,也让我余出一些时间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经方思维。其实对于当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我也一直在学习,都接受,但是呢,也绝不迷信今天所谓的“科学”,真正的科学是实证的。

  • 从天人之际研究、体悟《伤寒论》,这是一条原则。
  • 古法践行古典伤寒思维,这是第二条原则。
  • 古今通变,辨证论治,以临证为核心这是第三条原则。
这三个原则,定了大方向。具体的还是要一条条地学下去,背下去,基础的工夫还是必须要做的。
今天就到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