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业丨顺兴叔

(0)

相关推荐

  • 抢女婿

       十六岁高小毕业,父亲决定让我去学木工,当时我的身体瘦小,体重仅有七十斤.家中弟兄姊妹众多,我又是老大. 学徒不久,记得有一次安装窗合页,窗框上有个节子,我用凿子往下铲,结果凿子滑在左手上,鲜血直 ...

  • 谁为你撑腰(16)

    书接上回 李玉德先生长篇反腐题材小说<谁为你撑腰>(1)(2)(3)(4)(5)(6)(7)(8)(9)(10)(11)(12)(13)(14)(15)点击欣赏前集剧情 零星的爆竹声把时光 ...

  • 聂涛作品丨二嫂

    二    嫂 文.聂涛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段铿锵有力.脍炙人口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唱词讴歌了共产党员 ...

  • 天门人在京山——驻队一年零一月(连载之二十二)

    1979年的高考结束了,我完成了办补习班的任务,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龙长镒局长到家里找我,说县委要各科局抽人组成工作组下乡驻队.局里决定抽调5个人,由黄积德副局长带队.龙局长说:"局里抽了老 ...

  • 小小说|于绍江:抓盲流

    抓 盲 流 那年我在拂晓公社当祕书.拂晓公社属于定远县,与嘉山毗连属于滁县地区管辖,那时滁县地区管辖,定凤嘉,滁来全六个县,市委书记叫李坚是个外来的州官.   当时的公社书记姓姚,山东人是个经常下乡蹲 ...

  • 知青生活往事:在陕北插队时他向当地女子求婚,老支书断然拒绝

    北京市海淀区土生土长的丁连胜老师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曾经在陕北地区插队落户三年多,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才离开了他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丁连胜老师 ...

  • 跪别:那个远去的世界

    大年初一,我本应该回老家一趟. 过去一年的五月二十一日,我从欧洲赶回来的第二天,急赶急回一趟老家,为朋友欧阳去世的父亲.朋友的小弟也是朋友,他一再劝我,刚从国外回来,时差都没倒过来,就不必拘礼了.是的 ...

  • 徐宜业丨逮虱子

    逮虱子 作者:徐宜业 虱子,在常人眼中是龌蹉之物,让人心生厌恶.不过,在非常人眼中,也并不龌蹉. 提到虱子,我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因为自己身上虱子不如王胡的多且大,咬在嘴里不如王胡虱子的响,竟生嫉妒之 ...

  • 徐宜业丨梦回南徐庄

    梦回南徐庄 作者:徐宜业   我想给心灵安个家 童年的南徐庄 那老家 老树 老人 饲养员父亲 编席子的父亲 父爱如茶 父亲的扁担 父亲盖房 父亲带我去乘凉 "小气"的母亲 母亲为我 ...

  • 徐宜业丨毛胡子其人

    毛胡子其人 作者:徐宜业 说起毛胡子,金圩大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金圩的"名人". 毛胡子是我的家里弟兄,今年七十多岁了,比我大二十来岁.他年轻时爱留络腮胡子,毛头毛脑的,生产队 ...

  • 徐宜业丨黄有数(微小说)

    黄有数(微小说) 作者:徐宜业 滨湖中心小学的黄校长,是个五十来岁的半糙老头.他有个口头禅,就是"我有数".于是,人们都叫他"黄有数". 学校后勤尹主任被县局调 ...

  • 徐宜业丨母亲的菜豇

    母亲的菜豇 作者:徐宜业 母亲在南徐庄的时候,每年都在菜园的一角种两路菜豇.母亲翻地,母亲点种,母亲照料,母亲收获,家里人称菜豇为母亲的菜豇. 故乡的菜豇,是农村常吃的蔬菜,豇豆的一种.豇豆又叫胡豆. ...

  • 徐宜业丨村口的乌桕树

    村口的乌桕树 作者:徐宜业 故乡龙集临近大湖,是个水乡,故乡的乌桕树与江南水乡相比,真的少得可怜.但故乡的村口也会屹立着那么一棵.两棵的乌桕树. 乌桕,又名木梓.蜡烛树等,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有的高达一 ...

  • 徐宜业丨榆钱儿,圆又圆

    榆钱儿,圆又圆 作者:徐宜业 "榆钱儿,圆又圆, 多像一串大铜钱. 孩子们,扫榆钱, 把它种在大门前. 春风吹,秋雨洒, 榆钱变成树篱笆." 这是一首儿歌,生动活泼地描述了榆树的生 ...

  • 徐宜业丨沙箍子南面的臭椿树

    沙箍子南面的臭椿树 作者:徐宜业 南徐庄东头,有道沙箍子(方言,沙梁),沙箍子南面长着一排臭椿树.这些臭椿有高有低,有粗有细.这些树是孩子们做游戏的地方.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南徐庄的大人们带着自家的孩 ...

  • ​徐宜业丨沙箍子北面的那片香椿林

    沙箍子北面的那片香椿林 作者:徐宜业 南徐庄东头,有道沙箍子(方言,沙梁),沙箍子北面长着一片香椿树.这些树大的瓷盆粗,小的碗口粗,矮的在几尺高,高的几丈高. 椿是落叶乔木,有两种:香椿.臭椿,因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