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反禅简史
相关推荐
-
宋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兴佛与排佛的微妙关系
导语: 佛教在宋代以后开始进入衰败时期,因为此时对外来佛典的大规模翻译和阐释已经基本结束了,而佛教自身在理论上也没有新的建树,因此信徒也日趋减少.然而,直至宋初,佛教在士人批判声中,有些僧人为了补救弊 ...
-
宋朝的理学人物
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 北宋理学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当中的一支.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实际上是从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而来的,所以要讲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就要从中晚唐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及古文运动开始 ...
-
陈来:宋明学案
宋明学案 陈来 岳麓书院国学讲会 2007年6月27日 今天讲会的题目是<宋明学案>,学案就是录载学术的传承.发展.演变,"宋明学案"就是把我们国学的宋元明这个时代的国 ...
-
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复性书》
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复性书> 2021-6-17摘于凤凰国学.立夫讲国学 一.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 二.<复性书>说什么? 1.李翱却认为,佛教最厉害的地方 ...
-
从孔孟到宋明理学,儒家精神不断“异化”,透过阴霾看见真正儒学
几乎任何一门学说,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都会不可避免地与当时提出它的人的初衷背道而驰,产生所谓的"异化". 笔者在之前写"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李 ...
-
澄海:儒者反禅简史
儒者反禅简史 任何学问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省思与实践,才能进窥核心价值.理学.物理.化学都必须专心钻研,也必须透过实践完全人格化,提出实验报告,验证定理.研究禅宗当然必须穷毕生精力研究与实践,不能 ...
-
儒者反禅是一场误会
儒者反禅是一场误会 澄海 罗整庵在理论上是攻击禅学最彻底的,但是他是否了解禅?先说他的参禅.(以下皆引自<困知记>) 昔官京师,逢一老僧,请问如何成佛?渠亦漫举禅语为答云:"佛 ...
-
陆九渊:心学是儒不是禅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齐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思路比较接近,虽然有些神秘,但简易直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发明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心?现代中国人很难明白,西方人更不 ...
-
心学是儒不是禅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陆九渊.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 ...
-
“全历史”的“儒”的演变简史(一)
引言:全历史.半历史,"儒.文.道"三位一体 先区分一个概念:"全历史"和"半历史".全历史就是基于整体历史的,以整体的历史为历史:半历史则 ...
-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
从囚徒到大儒,从秀才到传奇,反清复明的故事里多了一抹色彩
导读:如果有个人杀过人,坐过牢.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流浪在外,您一定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吧?但事实上,这个人却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尊敬与追捧.那么,这位传奇般的人物会是谁呢?请看今天的故事. 顾炎武是明末 ...
-
张立文:易、儒、道、禅三句真言
一.<周易>的三句真言 (一)生生之谓易.包括两层含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二)保合太和.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
髡残:人一半禅一半儒;画一半野一半正
髡残是清初四大高僧画家之一,三百多年来,髡残一直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髡残出家为僧后好游名山大川,所作画品,兼具了玄思和禅意,艺术上有一种傲岸的气度,有一种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