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渭 陆冬生】原创//都江堰游记

2020第252期总第1231期

都江堰游记
我有幸来到川西平原,一睹都江堰的风采。都江堰是距今2271年由李冰主持修建的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也是至今仍起着巨大排涝分洪作用的水利工程。历史上岷江曾是一条害河,它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岷江出青藏高原后离成都仅仅100公里,但海拔落差却接近300米,每当雨季来临,泯江水位迅速上涨,水势湍急,下游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就沦为一片泽国。天降神人,战国时期,秦并巴蜀,蜀郡太守李冰利用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等堪称神仙招数的奇思妙想将岷江分成了两条,其中一条河道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分洪又灌田,自此,每当洪峰过境,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就开始护佑四川的百姓。
七转八弯,我们走进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面部渐觉湿润,再往前走,天际间开始有了一些异常,一种隐然的骚动,一种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四周,如海啸将临,山崩即至,使人产生莫名的紧张。再往前走,陡然一惊,我们来到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过水的魅力,他们飞奔着、踊跃着喧嚣的生命,用巨大的冲击力撞击着江心的分水堤,刷的被分为两下,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上一道坚坝,随即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然后按照筑坝人的指令来一番调整,这时的岷江就像一匹正被驯服的野马,对如此的调教感到异常的恼怒,突然撒起野来,翻卷咆哮,咆哮到让人心神俱夺,但却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在这波涛汹涌之间,绵延着2251年的人类对水患的收复战。水在这里吃尽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把它最强悍的生命,付诸于规整,付诸于期盼,化为川西平原上千里的稻花飘香,橘香荷甜。
这一切要归功于李冰,秦昭王慧眼识人,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他却因太守的官位而成为了一位实践科学家,在李冰看来,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这句话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而是要用在具体的实践,也就是说他的使命就是疏浚、消灾、是滋润、是濡养,既具体又质朴,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他的使命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着一切。他用都江堰那坚固的石坝,向今天的人们,阐述着他的为官理念,他那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告诉人们当官是用来干什么的!李冰去世400年后,汉代水官建造了三米高的李冰石像镇于江中,整个都江堰为他流出了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上世纪70年代出土时,石像的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长钎,我看到这座雕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钎在握,由此我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者死了,应该站在那里?时间过去了2251年,三秦大地又出了一名“郡守”,贪污受贿达7个多亿,站在法庭上竟然哭泣着说他对不起人民,有谁相信他说的鬼话,他说的话,伪善的叫人恶心,他心里何曾有过人民。他就是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还是这片土地,还是同样的水土,时隔2271年出的两位“郡守”,叫人不能不反思。
都江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由于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击平原的地方,水流开始相对变缓,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淤塞河道,这就需要每年去河道中掏沙子,俗称岁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江堰为什么能沿用至今?我们不应该忘记另一位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在都江堰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他不仅将前人总结的治水经验做了系统的总结,而且将治水的规定、方法、周期、所需人员、物资的调配、供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以保障制度的连续与落实,将都江堰系统的保护、管理、岁修等几百年来的智慧,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付诸实施,他是第一人,都江堰的维护,详细到每年清淤的时间,挖淤泥的深度,至今仍在使用。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份具体和谨慎,无形中消弭了太多次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蜀中由此千年蒙荫。
站在岷江边上,望着它从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锐激进。我的思路飘向遥远的地方,李冰、诸葛亮都是我们汉民族的杰出代表,他们也曾身居高位,而他们竭股肱之力,效忠节之贤,继之以死,上无愧于苍天,下无愧于子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两袖清风,冰清玉洁,让人虔诚膜拜,钟鼓钹磬,朝朝暮暮,伴着这江涛轰鸣延续了两千多年,这才是大慈大悲的父母官,这才是人民所需要的公仆。难怪,在川中有那么多的祠庙祭祀他们,他们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造福的神,在百姓眼里他们通情达理、和蔼可亲没有丝毫宗教的光斑。
游览完毕,我们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陆冬生,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渭南地区计划委员会,此后一直从事文案工作。退休后喜欢读书、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也经常进行创作,渴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稿费在文章刊发后次月上旬发放,未到账请添加主编微信领取

平台公告
汗滴化雨伴笔耕平台承蒙各位文友支持与厚爱,目前发展良好,为感恩各位,特决定推出四重好礼送文友。
一曰:文之有礼
每周选出最具人气文章一篇(阅读量不少于200且最高),送红包(10元)!
二曰:转之有礼
每周选出转发分享量最多的文章一篇(转发分享量不少于20次且最高),送红包(5元)!
三曰:言之有礼
每周选出留言最多的文章(留言不少于30条且最高,同一读者留言多条,只记一次,不累加计算),送红包(5元)!
四曰:在看有礼
每周选出“在看”数最多的原创文章一篇(在看不少于50且最高),送红包5元!
以上好礼从2020年4月4日起执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具体实施以平台解释为准。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