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人丑就要多写字!

众所周知,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并褚遂良、薛稷称初唐四大家。因为官至太子率更令,后人也称呼其为“欧阳率更”。

欧阳询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带兵打仗的大将,能文能武,但到了欧阳询这里就基因突变,不但长相丑陋,个子也很矮小,以至于为后来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本该是官三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却因家中遭到变故而颠沛流离,欧阳家族满门抄斩,若不是欧阳询逃跑得快,欧阳家族就绝后了。

虽处兵荒马乱的年代,但他依然能够做到勤学、善思、笃定、意坚,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命途多舛的他65岁才步入生活正轨,最终获得了惊人的成绩,名垂千尺。他所获得的成绩除了他的天赋,还有就是他自身的努力和一个沉稳的心态。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特点跟他的为人处世很是相似,两个字概括那就是——严谨,他的书法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他善正书、行书,他的字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严谨工整,有梳有密,笔力刚劲,大气端庄,字体虽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十分稳固,给人一种爽利、气势奔放的视觉感受,被誉为“欧体”,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的楷书在当时十分受人推崇,几乎每个人都想能够拥有他的字,该怎么说呢,他的书法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追星,他的楷书是大唐的书法代表,也是唐人楷书第一,中国第一楷书则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文献中有记载,因为发生了一场水灾,九成宫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唯独《九成宫醴泉铭》免于灾难,坚强地屹立在风雨中,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有很多字泐蚀不清,这实在是书法界的一大损失。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由唐朝大臣魏征撰文,是欧阳询75岁时的经意之作,是一部登峰造极之作,堪称经典。此碑文《九成宫醴泉铭》法度严整、浑厚沉绝,点画以方笔为主、方圆结合,方笔峻峭、圆笔厚重,笔画刚柔相济、气势内敛,用笔含蓄,字如其人!他所创造的欧体影响力很大,知名度甚广,传播甚远,史书记载,当时就有外国曾派人向欧阳询求书。

《旧唐书·欧阳询传》记载:“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

连唐高祖都被震惊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的经典之作除了《九成宫醴泉铭》,还有很多,如“开通元宝”。

唐高祖时代,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上面的“开通元宝”这四个字,就是欧阳询的手笔,浑厚奔放、气韵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