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匮》论“心病多寒”
相关推荐
-
经方治疗不明原因胸闷案
[病例摘要] [一般资料] 牟XX,男,45岁.某单位员工.2013年5月9日初诊. [主症] 胸闷不适半月多,已在西医内科经DR摄胸片双肺及胸膜均未见异常,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心脏亦未见异常,用复方丹参 ...
-
087 枳实薤白桂枝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87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经典的胸痹病方,传统的通阳宣痹.理气化痰方,具有宽胸膈.平喘咳.除腹胀.通大便等功效. 现代研究提示能改善血液凝聚状态.降低血脂.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适用于以胸闷痛.便秘 ...
-
从“阳微阴弦”看胸痹的证治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胸痹一病时, 开篇便提出了胸痹的病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 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此处与<伤寒论>太阳病篇中 "太 ...
-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方证标准√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胸痹证):胸痛,短气,胸胁腹部胀满明显. 2.主要症状(痰浊证):可有咯吐痰涎,量多色白,但是心下痞满明显,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咳喘,则痛甚,或者头晕 ...
-
《金匮悬解》腹中寒——呵欠,鼻涕,喷嚏
河南医圣祠,两边是王叔和,孙思邈 腹满四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1 重点:夫"中"寒家,此"中"读四声,非中气之中,一定分清.如阳明五十六 ...
-
金匮翼-心、寒
心痛统论 方论心痛有九种∶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虫.曰悸.曰疰.曰去来.悸者动也,心虚则动而痛也.疰者住也,恶风所着也.去来者,作止不常,亦邪气也.但疰为阴而去来为阳耳. 心主诸阳,又心主 ...
-
【伤寒论】22条,【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1,【医案】恶寒桂枝汤加白术茯苓,【芳香开窍药】石菖蒲,【和...
. 一城山水(正式版) Lunhui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宋柏杉老师直击临床讲金匮6经方临床新用
宋柏杉,1991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自幼随父学医,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医学衷中参西录>.<温 ...
-
金匮之盟,最好的解释是杜太后的母亲情怀。(两宋繁华往事150)
杜太后,生于唐末,历经五代,直至北宋建国.60岁的人生,一个甲子而已,却经过了七个朝代.如此乱世,会赋予人怎样的思考?至少,会迥异于四海升平之世. 北宋初立,所占不过中原之地,南方割据称雄.北方契丹虎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血痹,阴 ...
-
【自学中医必背】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别管为什么只管背)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 ...
-
《金匮悬解》复解肺痈提纲,并附红楼医案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