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疫情封锁,减弱40%海洋噪音污染
相关推荐
-
1.5亿人感染,300万人死亡:世界停摆一年,他们却肆意狂欢……
作者:木棉姐姐 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 晃眼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已经持续了1年之余. 就在世界停摆的这一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封锁.企业关停.难 ...
-
人类再次挑战“上帝”的封锁!实现“永生”将进入倒计时?
人类再次挑战“上帝”的封锁!实现“永生”将进入倒计时?
-
惊人发现!一场新的灾难来袭,比疫情更加可怕,危及每个人生命,背后的真相触目惊心……
2021.01.30 周六 每个人的每一点细微改变,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份意义,终将回馈在我们自己身上. --大宝老师 全球疫情,确诊人数超1亿, 平均每7人就有一人感染 ...
-
我们一被禁全世界偷笑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截至上周六(4月17日)的统计-- 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已经突破300万大关,感染病例超过1.4亿例. 过去这一年,对于全球来说无疑是危机之年. 分化加剧,疫情恐慌,失业潮倒闭潮-- ...
-
海洋正变得愈发喧闹,大海里的居民饱受噪音骚扰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平台 作者 | 姚家怡 "海洋正在改变."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教授肖恩·科林(Shaun Collin)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道. 2月5日出版的&l ...
-
15.6亿只口罩成为海洋垃圾!450年才能降解,海洋动物的噩梦来了
在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了保护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的传播.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保护人类的同时,口罩却"杀死"了更多的野生动物,成为了许多动物的噩梦. (图片说明:大量的海 ...
-
陈根:塑料的渗透,从海洋到海归
文/陈根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等具有密度小.易加工.高性能.多功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 其中,塑料工业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不规 ...
-
陈根:印度疫情,走向失控黑洞
文/陈根 疫情在印度的蔓延速度令科学家感到震惊:每日确诊病例数自3月初以来急剧增加.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印度已连续多日增新冠确诊逾30万例.截至28日,印度已成为全球第4个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万例 ...
-
陈根:研究开发新技术,或可应对新冠疫情
文/陈根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感染.眼结膜热.泌尿系统感染及胃肠炎症等.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结膜侵入人体,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会被激活,各血清型还会导致不同的疾病. ...
-
陈根:抑郁焦虑还是情绪失调,有多少从疫情中来?
陈根 知名科技作家为你解读科技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昨天 10:33 文/陈根 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普及,疫情已然得到更全面的控制,恐慌褪去,无措平息,但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后遗症或并发症也受到了更多的关 ...
-
陈根:疫情后遗症——如何影响了心理健康?
文/陈根 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普及,疫情已然得到更全面的控制,恐慌褪去,无措平息,但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后遗症或并发症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疫情是一场属于人类的灾难,重创了曾经线性的.可预测的社会,疫情 ...
-
陈根: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越变越强
文/陈根 作为一种RNA病毒,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变异.从变异株Alpha B.1.1.7 到Beta B.1.351,再到Gamma P.1和Delta B.1.617.2,新冠病毒的增强 ...
-
陈根:不要忽略大脑中的噪音
文/陈根 神经元无时无刻不在互相"交流",事实上,在60年前科学家掌握了记录单个神经元的技术之后,科学家们就知道大脑活动会频繁发生变化,即便没有明显的理由表明大脑应当如此变化,但事 ...
-
陈根:Delta毒株全球再流行,疫情防御任务升级
文/陈根 从2020年末首次在印度出现到现在,Delta毒株已经成为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流行株.Delta毒株不仅与尼泊尔.东南亚等地的新冠疫情反弹有关,其在英国和美国的传播更让人们清楚看到了它有多 ...
-
陈根:疫情怎么改变了科学研究?
文/陈根 2020注定会因新冠疫情而被载入史册.疫情的大流行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国际政治等最重要的变量,让社会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不同的问题在各个领域不断地涌现出来,从教育到医疗,乃至社会意识形态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