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惨战役,3万精锐全军覆没,洋人仅死5人,史书从未记载
相关推荐
-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中,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导致北京城门洞大开
之前看周星驰电影与一本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书,里面的僧格林沁,一个是用人不当.目中无人又很胆小怕事的,另一个是屠杀起义军的刽子手.然而的,前一个是假的,后一个只能是这个历史人物的一个侧面.真实的僧格林沁, ...
-
【每天老照片】-1万-6208- 八里桥之战清军为何失败?清军官员:用棉被挡炮弹!
1860 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阶段决定集中兵力保卫北京城.在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率领下,清军步骑兵约三万人与英法联军约五千人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进行决战,结果以清军骑兵全面崩溃,战死两千余人收场 ...
-
八里桥之战,清军伤亡上万,而英法联军仅阵亡几人,这是真的吗?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晚期(1860年),英法联军之所以能够顺利攻入北京,进而火烧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八里桥之战"的失败.位于通州东面 ...
-
悲壮且滑稽的八里桥之战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清廷已经很"正视"对手了.尤其在中国的京畿重地,清廷丝毫不敢怠慢,他们拿出了自己看家的军队,统帅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也是憋着劲要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 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 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 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朱棣见此 ...
-
大清最惨烈的一仗: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康熙西征噶尔丹我们都很了解,不过蒙古人是从明朝开始就始终没有真正臣服过中原王朝,他们始终认为蒙古人可以再次入主中原.明清两朝统治者对蒙古可谓是煞费苦心. 大明王朝对蒙古人始终保持着武力震慑,清朝统治者 ...
-
大清最悲壮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提起清政府的八旗军队,大家往往会想起清朝末年他们面对列强时的虚弱不堪,但其实这支军队也曾叱咤风云,令人闻风丧胆.自努尔哈赤公开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无往不胜. 关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 ...
-
大清最惨烈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全部阵亡
大清最惨烈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全部阵亡 原创2021-07-18 10:09·李婷说历史 古代历代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总会付出惨痛代价.我国西北部游牧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受皇帝的管辖 ...
-
最惨战役:我国三万精兵所剩无几,对方仅死2人,史书都不敢记载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地发现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历史是文化的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轨迹.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先人通过笔记记载让后人们了解传承了历史文化.今天小编带来的是八里桥之战的故事 ...
-
我国三万精锐全军覆没,敌人只死了2人,这场战争史书都不敢记载!
我国三万精锐全军覆没,敌人只死了2人,这场战争史书都不敢记载 在我国的古代,不仅有着漫长的历史,还有这让人数不清楚的战争.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打架,有的是因为领土的问题,有的是因为尊严,有的是因为权 ...
-
爱投资2天宣布98个项目逾期,30万标的一天仅有9人出借6.5万
蓝鲸财经旗下,专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独家报道,大大集团.中晋.快鹿.链家金融.海通布局互金等独家线索均已10万+并引起大量媒体跟进.蓝鲸是重要财经资讯门户+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拥有150家媒体传播资源,每天 ...
-
太惨了!真实的“梁山好汉”仅有36人,且起义不到两月,全被镇压了
来源:网络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里面描述的梁山泊,宋江以及众多英雄好汉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俗语甚至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等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