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专业永存

人总是想要的太多,其实真正需要的很少!

今天全家出游,没有选择自驾而是坐高铁,为的是舒适和安全,当然不自己开车也会多些周折就是中途交通,要打车、坐公交或坐地铁。

打开滴滴软件,发现费用比平时贵了很多,平时25元的打车费,滴滴打车显示预计要45元,一下打消了滴滴叫车的念头决定直接出门打出租车。不一会儿就打到一辆出租车,干净整洁。而且司机驾驶娴熟,对道路的状况很是熟悉。我这个坐在副驾驶的老司机不觉心生感慨,凡事还是要讲究一个专业,这条路我平时上下班也是经常的走,出租车司机的娴熟体现在他了解哪条车道能快速通过,而且对汽车的操作也是极其熟练。我偷偷撇了一眼仪表盘,显示行驶里程48万公里。

这也让我想起曾经的几次赶火车的经历,习惯用滴滴软件叫车,恰好赶上几次时间很紧急,我催促师傅稍微快点,但我发现实际滴滴司机车技让人着急,是个“二把刀”,果断提醒安全第一,数次乘车经历总结下来,如果没有着急的事儿不赶时间,可以选择滴滴叫车,如果要紧赶时间一定选择正规出租车,这样靠谱概率会高些。

有人说滴滴打车这样的平台软件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一大创举,它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毫无疑问,它对传统的出租运输行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其穷则思变。另外也有效的调动了社会的闲置资源,尤其是当时的顺风车。但是由于准入审查的漏洞也导致刑事案件频发,最终无奈选择因噎废食的方式暂停顺风车业务,客观来讲这不单是一个企业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比如诚信,个人评估,职业准入等综合维度并不健全,这确实可能是一家企业在短期内并不能解决的问题。

另外进入视野的是横七竖八散落在街头的共享单车,想想前年去年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创业,以及大资本运作下的恶性竞争,为占领市场,疯狂扩展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现在回顾起来无疑也鲜明的体现了资本的野蛮性和趋利性,为人所操作的资本更彰显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资本背后的逻辑是生钱变现,而前台实际上此项目是希望以改变出行方式而实现节能环保,也许不该是矛盾的两个层面,最终却将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伟大项目却演化成一个资源的巨大浪费的项目。随处散落无人问津的破旧自行车,一个个共享单车企业的举步维艰,以及无序存放偷盗这些社会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人们的心灵。

想起《黄帝内经》讲到上古天真,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想要的太多,而真正需要的又很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