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将王必成强烈求战,粟裕为何只派他去守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相关推荐
-
粟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作为一代名将,粟裕熟谙<孙子兵法>,经常玩味其中的一段话:"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
-
谢祥军阵亡后13年,人们才得知他的死讯,为何组织上要隐瞒?
1959年,在孟良崮战役胜利13周年纪念仪上,重建了阵亡战士纪念塔,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当时华野十纵队司令员的谢祥军已经牺牲,为什么谢祥军牺牲后,组织上要隐瞒他的死讯接近13年,就连跟他对阵的张灵甫也 ...
-
整编74师二战涟水,华中野战军被迫撤出,张灵甫的高光与暗疾
张灵甫,可以说与中原野战军和后来的华东野战军是一对冤家,从内战开始打到自己战死,从一战涟水轻敌导致无功而返,到二战涟水巧用疑兵之计,逼迫华中野战军退出苏北,再到孤军深入被围歼在孟良崮,短短半年多的时间 ...
-
华东野战军:王必成的六纵能不能算华野头等主力纵队?
华东野战军(三野)在粟裕副司令(后任代司令.代政委)军事指挥下,先后经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郎广.上海等经典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歼敌数量位居各野战 ...
-
1958年,王必成大胆'揭发'粟裕,会后贺帅说:王必成可信,可交!
1958年,王必成大胆&#39;揭发&#39;粟裕,会后贺帅说:王必成可信,可交!
-
淮海战役,粟裕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为何唯独没提刘伯承?
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第一支武装力量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大兵团战役的胜利,正是这场震惊中外的世纪之战,彻底决定了蒋家王朝的失败命运,也是这一战迎来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提早诞生. 这场令世界瞩目具有决 ...
-
解放战争中,关乎存亡的淮海和渡江战役,真正的前敌指挥是谁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 ...
-
华野六大主力,为何不含王必成六纵?粟裕未将其列入,如何解读?
都知道王必成号称"王老虎",都知道王必成的六纵能征善战,都知道叶(飞).王(必成).陶(勇)是粟裕麾下"三剑客",也都知道一.四.六纵是粟裕手中的王牌. 但令人 ...
-
1958年,王必成受指使揭发粟裕,会后贺龙说:王必成可深信,为何
1958年,王必成受指使揭发粟裕,会后贺龙说:王必成可深信,为何
-
粟裕逝世,曾经的部下不来为他送行,王必成:你敢!你必须要去
1984年2月5日,开国大将"战神"粟裕去世了,这位老人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逝世前曾留下遗嘱,要求将他的骨灰撒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要和那里的战友重逢,长眠在一起. 4月, ...
-
粟裕说华野六个头等主力无王必成6纵,根源在一场难分责任人的仗
1979年7月,粟裕到青岛疗养考察,他指定了两人随行,其中一位是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一处副处长,名叫王希先. 王希先专门研究土地革命战争史,此时刚被调到粟裕身边帮助撰写回忆录,此后陪伴了粟裕近5年,掌 ...
-
粟裕麾下三虎将:叶飞、王必成、陶勇,许世友和宋时轮为何不算?
粟裕大将为人低调.寡言少语,然而指挥作战却天马行空.神鬼莫测,打下了无数场"神仙仗".在他指挥下,华野百战百胜,创下了诸多战争奇迹. 粟裕擅长捕捉战机,敢于险中求胜,长于以少胜多. ...
-
王必成奉命揭发粟裕,他讲了一席话,贺龙听后:王必成可信,可交
战争年代时,王必成是粟裕麾下的一名猛将,他与叶飞,陶勇三人共称为华野三大悍将,对于粟裕,王必成是很尊敬的,因为在王必成看来,粟裕是一个非常具体指挥能力的领导,这份敬意,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年代,王必成一 ...
-
1955年陈毅和王必成会面,聊起粟裕,陈毅:你给他下了什么迷魂阵
1955年9月2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南海举行了两场授衔仪式,授衔仪式结束后,不少老战友都聚在一起聊天,这其中也包括王必成和陈毅. 王必成以作战勇猛.智勇双全著称, ...
-
1958年粟裕蒙难,贺帅听完王必成的发言,称赞他敢说实话!
1958年粟裕蒙难,贺帅听完王必成的发言,称赞他敢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