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传病证
相关推荐
-
前人关于六经的认识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 作者 王琦 陈庚 前人关于六经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如下诸说 1.经络说. 六经提法始于宋代朱肱.其所著 <类证活人书>第一卷曾指出:治寒伤先 ...
-
十一、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腹)〔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原文147
十一.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腹)[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原文147 [郑论] 按少阳证,法当和解,汗.下皆在所禁之 ...
-
【三阴三阳六病:脉证应用要略】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 1.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 主证对应: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法对应:"尺寸俱 ...
-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徐汝奇)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徐汝奇)
-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下)
天堂鹤 一品医堂 今天 5.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主证对应:精神差,昏昏欲睡,欲吐不吐,恶寒蜷卧,下肢肿胀,咽干痛,烦躁,发热.便血. 脉法对应:&q ...
-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中)
天堂鹤 一品医堂 昨天 3.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 主证对应:口苦,咽干,目眩,兼证见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脉法对应: ...
-
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上)
天堂鹤 一品医堂 前天 1.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 主证对应: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法对应:"尺寸俱浮者, ...
-
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
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著<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 ...
-
【六经三阴三阳病证见:标、本、中、兼证】(精)
太阳标证: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无汗者寒甚于风,自汗者风重于寒. 太阳本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甚或短数淋沥,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 秀按: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 ...
-
治疟疾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疟疾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疟疾病证病的症状 ...
-
周仲瑛名中医谈肺系病证辨治总结 (转载学习)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