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3

40、兽面纹玉斧商代晚期通长 10厘米 体厚 2.6 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深绿色,柄端呈黄绿色。长方扁圆体,上段较厚,下段两侧磨出边棱,刃部外凸呈弧形,由两面磨成。内呈长方形,较薄,中部有一圆穿,可安柄。斧身两面均雕兽面纹,口向刃部,目字形眼,长眉平分,巨角内卷,裂口。纹样精细,亦无使用痕迹,似系一种礼仪性或象征性的工具。

41、玉凿商代晚期长 15.3厘米 厚1.3 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一面深绿色,另一面黄褐色。扁平长条形,顶端略呈弧形,中部有一圆穿。平刃,由两面磨成。体两侧有边棱。研磨、抛光都较精细。无使用痕迹,非实用的工具。

42、玉锛商代晚期长 15.1 厘米 刃宽4.1 厘米 厚0.7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灰色。扁平窄长体,顶宽刃窄,短内,近顶端中部有一穿,平刃,转角圆纯,刃由两面磨成。抛光精细,色泽鲜润。无使用痕迹,似非实用器。

43、玉脊棱刀商代晚期长13.2 厘米 厚0.4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墨绿色。凹背曲刃,刀尖上翘,背较厚,脊部雕出锯齿状扉棱。刃由两面磨成。柄甚短,略下垂。刀身两面琢刻以S形纹为主体的纹饰,在S形纹之间,琢有目形纹。刀身上下还琢有横行阴线。此种形制的刀在同墓中共出土两件,成对。无使用痕迹,似非实用的工具。

44、玉边刃刀商代晚期通长 13.2 厘米 宽3.6 厘米 厚0.6 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绿色,柄有褐斑。凹背曲刃,刃由两面磨成,刀尖略翘,柄窄而短,与背相连。背较厚,上有阳纹脊线,脊线两侧刻阴线三角形纹。无使用痕迹。

45、 壁虎形玉刻刀商代晚期长 5.1 厘米 刃宽1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白色,圆雕。柄端的壁虎,作昂首爬行状。圆眼微鼓,四足向前屈伸,宽尾,尾末刻出斜刃,刃由两面磨成。胸部有斜穿小孔,可佩系。小巧玲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玉质亦较精,系新疆和田白玉琢成。

46、玉觽商代晚期通长6.1厘米 柄长 2.9厘米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14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碧绿色,半透明。长体,截面呈三角形。前段如角锥,后段为柄。柄部琢一牛首,耳、鼻、眼琢雕极精,作衔锥状。柄端一侧有一圆孔,可穿系佩戴。觽为解结的实用器,出土物甚少,这是玉质极精的一件。

47、玉纺轮商代晚期直径5厘米 厚0.7 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淡绿色,玉质较好,浮雕。不甚圆,中部较厚,边缘稍薄。雕虺形纹,头呈三角形,大耳细眉,小眼上吊,身尾蟠卷,头尾衔接。身饰人字形节状纹,尾端节状纹较密,以示蜷曲。背面头部磨光,身尾雕数条弧形阴线,表示腹纹。体中部有两面钻穿的圆孔,孔径 0.9 至1.1厘米。此件既是工具,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48、弦纹玉刻刀商代晚期长9.1厘米 最大径 0.8厘米 刃宽0.8厘米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碧绿色。体圆长,横截面为椭圆形,顶端齐平,斜刃,由两面磨成,刃锋利。身刻凸弦纹数组。两侧中央有一上下直凹槽,上端有一圆孔,孔由两面对钻而成;中部也有一圆孔,单面钻穿。磨制光滑,工艺精细,似为实用器。

49、玉调色盘商代晚期通长11.8 厘米 宽6.5厘米 盘深 0.4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正面灰白色,上部稍风化;背面墨绿色。盘呈方形,有裂痕,前端敞平而薄,三侧有高起的边框。盘底满染朱砂,当系实用器。盘后雕双鹦鹉,背相对,尾相连,足刚健有力,作站立状。鹦鹉钩喙大眼,锯齿状矮冠,短翅长尾,尾尖内卷。在两尾相连处,有一个高起的圆钮,钮上有孔,可悬挂。背面亦雕以双鹦鹉纹,但系单线阴刻,而正面的纹样为双线阴勾。殷人屡以朱砂书写,此调色盘起后来砚台的作用。

50、玉梳商代晚期高7.1 厘米 宽4.4 至4.9厘米 厚0.4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淡灰色,浮雕。梳身近长方形,上窄下宽,背顶正中有一个长条形钮,钮下有圆孔,可悬挂。梳面较宽,有齿八枚,两侧的齿稍宽于中间的,排列规整。齿的尖端较薄。梳背两面均雕兽面纹,目字形眼,细眉大角,巨鼻裂口,鼻中部饰菱形纹。兽口朝向梳齿。小巧典雅,宜于实用。

51、玉匕商代晚期长14.7 厘米 柄宽 2.1 厘米 厚0.4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棕褐色,有黄黑斑。扁平长条形、形似骨匕。平顶,柄两侧稍内凹,下端呈舌形,较薄。纹饰精致,其一面柄饰蝉纹,匕面饰头向下的蝉纹四个。大头,方目,短身,两前足外屈,双翼展开,腹下呈尖状;另一面柄饰上下两段纹饰,上段饰头相对的夔纹,下饰兽面纹。匕面花纹分三段,上段饰兽面纹,中段饰目雷纹,下段饰双重三角纹。柄端中部有一个小圆孔。匕面下部有经长期使用的痕迹。

52、

52、53、54、 腰佩宽柄器玉人商代晚期高 7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黄褐色,圆雕。跽坐,双手抚膝,长脸尖领,细长眉,目字形眼,平视前方,大鼻小嘴,C形耳。头梳长辫一条,辫从右耳侧往上盘头顶一周,由左耳后侧伸向右耳侧,辫梢与辫根相接。头上戴圆箍形"更"(冠),用以束发。"超"前连有卷筒状饰,其上"绣"双线波形纹。头顶露发丝,上有左右对穿的小孔,靠前又有一小孔。身着衣,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小袖口,腰束宽带,带上有"米"字形纹样。衣下缘似及足踝。衣上"绣"云纹和目形纹,右侧下缘有蛇形纹。腹前悬"蔽黏"。似穿方头鞋。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器的上端作卷云形,下端弯曲成蛇头形。器一面上部饰节状纹和云纹,下端为一简化蛇头纹。可能是一种礼仪性用器,以表示主人的身份。此人像神态倨傲,衣着上乘,像是贵族的形象,也可能是墓主妇好的雕像。

55、梳短辫玉人商代晚期高8.5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褐色,面部浅绿色,头顶淡黄色。圆雕。跽坐,双手抚膝,五指并拢,身略前倾,头微低,圆脸,细长眉,目字形眼、耳、鼻都较大,雕出鼻孔,闭嘴。头顶中心梳小辫一条,下垂至后额上。辫上似缚有发绳。赤脚,露出五趾。从背、臂与腿部观察,有衣纹;长袖至腕,窄袖口,衣下缘似及小腿。左、右臂及左右腿衣上"绣"蛇形纹,背部为云纹(或称几何形纹)。胸前不显衣纹。胸部雕兽面纹,像是文身的标志。头顶上有左右相通的斜孔。身下两腿之间(臀下)有一较大的圆孔,孔径1厘米 深0.8厘米 可供插嵌。左额有小裂缝。左肢下有一残孔。从形象考察,像一女性奴隶。

56、

56、57、玉阴阳人商代晚期高12.5 厘米 厚1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淡灰色。浮雕。裸体,作站立状。—一面为男性,椭圆脸,双目微实。宽长眉。蒜头扇,嘴略各张,大耳。头。上梳两个角状发聚。管自两臂略内屈,双手放胯间,膝部刻阴线纹,表示关节,另一面为女性,形象与男性近似,惟眉较弯,双手置腹部。两面人像均雕出手指和脚趾,并用不同线条勾勒出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形象比较呆板。在它们的脚下,琢出一短榫,可以插嵌在漆木器上。此件形似男女儿童,可能含有某种巫术意义。

58、方头玉蟠龙商代晚期长8.1 厘米 高5.6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墨绿色,一面微呈褐色,圆雕。方形头,微昂,张口露齿,鼻微突,目字形眼,眉细而弯,两钝角后伏。中脊雕成扉棱状、身蟠卷右侧,两短足前屈,各有四爪。下颌正中有一个对钻的小孔。身、尾饰菱形纹和三角形纹,均为双线琢出,左足外侧琢云纹。身、足着地部分有磨损痕迹。此龙质优形美,凝重端庄,是商代肖生玉雕品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59、玉龙商代晚期长径 5.2厘米 短径 4.8厘米厚1.8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墨绿色,圆雕。龙头与尾衔接,尾尖内卷,呈椭圆形,两钝角竖起,闭口,目字形眼,眼珠微凸,细长眉,背与尾饰鳞纹,体两侧饰云纹,腹下刻细密短道,表示腹鳞。背上部有两个未钻透的孔。

(0)

相关推荐

  • 【每天美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环、玉戈、玉铲鉴赏

    殷墟妇好墓玉环 此件商代晚期玉环1976年出土于妇好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玉环外径49.11毫米,内径12.67毫米,最厚处5.26毫米,最薄处2.79毫米,重量为17.707克.经红外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5)河南部分1

    玉璜仰韶文化 长4.2.宽2.厚0.4 厘米 河南省临汝县北刘庄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体呈半环形.素面,璜的两端各有一圆穿孔. 绿松石坠仰韶文化 长3.4.宽1.2.厚0.2厘米 河南省淅 ...

  • 【每天美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环、玉刀、玉鹦鹉鉴赏

    殷墟妇好墓 玉环 此件商代晚期玉环1976年出土于妇好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玉环外径77.15毫米,内径52.25毫米,高11.04毫米,最厚处3.38毫米,最薄处1.09毫米,重量为2 ...

  • 二里头遗址出土【夏代玉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1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1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2

    20. 玉牙璋商代中期通长 66厘米 宽13厘米 厚 0.4 厘米1958年河南省郑州市杨庄村农民挖土时发现河南省博物馆藏淡青色.形体较大,器身前端外张,斜刃微内凹,两侧成弧形内收,后部两侧琢出对称的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4

    60.玉蟠龙商代晚期直径5.8厘米 厚0.9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乳白色,有黄斑,浮雕.龙作蟠屈状,头尾相接,尾尖外卷.大头,张口露齿,目字形眼,两锤形角后伏,角尖翘起.身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5

    90.玉鸟商代晚期长7.8厘米 宽3厘米 厚0.2厘米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8 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白色,不透明,浮雕.鸟呈匍伏状,圆眼钩喙,头顶有冠,向上卷曲,肢前屈,四爪着地,宽尾下垂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6

    100.龙形玉玦商代晚期直径 5.5厘米 孔径1.2厘米 厚0.5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淡绿色,浮雕.圆形,一侧有小缺口,中心的圆孔,与玦面平.两面均雕蟠龙纹,首尾相接,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7

    110.玉笄商代晚期右∶ 长 16.7厘米 厚0.4厘米左∶长16.5厘米 厚0.5 厘米.1977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 18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乳白色.笄头较长,顶一侧呈弧形,似卷云纹,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8

    120.玉斧商代晚期长 10.4厘米 宽4.3厘米 厚0.7厘米1974年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 79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青绿色,有灰白色绺,质粗,局部风蚀剥落.平面近长方形,顶近平,弧刃,转角圆纯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9

    130. 玉璜商代晚期长3.7厘米1985年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1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月白色,透明度差.半圆形,两端有孔,素面抛光. 131. 玉琮商代晚期通高7厘米 射高0.5 厘米 口径6.3 ...

  • 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10

    141.玉柄形器商代晚期长16.3厘米 宽2厘米 厚1.5厘米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白色,有蓝黄斑,和田玉.长条扁方体,两端平齐,中心对钻穿孔.上端两侧内敛,素面.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