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曲北漂歌——与刘能英共读大都行
相关推荐
-
刘 波:如何面对灵魂缺席的诗歌时代
刘 波 作者简介:刘波,男,1978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南方文坛>.<文艺评论>.<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 ...
-
大家评论在线||赵薇:关于明杰诗集《繁星闪烁的夜空》的印象和思考
坚持中的写作 --关于明杰诗集<繁星闪烁的夜空>的印象和思考 文/赵薇 翻开明杰2007年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的新作<繁星闪烁的夜空>,我发现步入新世纪的诗人,诗歌创作也随之伸 ...
-
都听过“北漂”,但你听过“书法北漂”吗?竟可追溯到明代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具有特定象征意义.1949年新中国建立,定都北京后,"我爱北京天安门"广泛流传,很多人都会说这一句. 作为京畿重地,闯荡京华成为很多人的志向, ...
-
一曲《天空》,成年人渴望着自由,向往着天空,听这首好听的歌
一曲《天空》,成年人渴望着自由,向往着天空,听这首好听的歌
-
一曲天籁藏歌《神秘的布达拉》太美啦,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天籁藏歌《神秘的布达拉》太美啦,听得如痴如醉!
-
鄂州青年作家刘俊堂的北漂经历
青年作家刘俊堂的北漂经历 人生定位,不能简单地重复自己 2004年11月,迎着深秋的寒风,为了实现心中文学梦的刘俊堂,拎着一只旅行箱,怀揣2000元钱,乘火车来到北京,一步跨进这个国际大都市熙熙攘攘的 ...
-
听这一曲“凡人歌”,重温70载上海通信光辉岁月
你是否还记得那时的上海 解放前夕,通信工作者的电波传递着解放的消息: 电报大厅24小时灯火通明,电报曾是人们最快捷的通信方式: 在寻呼业最疯狂的那些年,话房女孩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曾经一个&qu ...
-
北漂的张大千,是如何从青铜变王者的?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创作于1948年,尺寸为100厘米x47厘米 30年代的一天,北平城里的10余名画家举行雅集.在宴会上.年龄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画家陈半丁老人兴奋地宣布:他新近搜获 ...
-
我为什么建议你来北上广深奋斗?北漂7年,我有4点思考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你好,我是粥左罗. 一年的开端,是很多人重新选择的时机: 要不要换个城市?要不要从大城市回老家?要不要从三四线到一线城市来试试?这 ...
-
北漂十年,回到故乡,开一家独立书店意味着什么 | 席地而坐Vol.11
在跟我们对谈时,高贵兵坦言,自己这段时间接受了太多类似的采访,他觉得自己像是一台复读机,面对不同的媒体,说着同样的故事,为的只是一家新开张的书店,可以多卖几本书. 在世界读书日前夕,腾讯推出了一篇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