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

ABOUT FUTURE

留学的思考

我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

前几天和我妈说笑,如果当初不选择去美国读大学,把学费拿去买比特币,现在不早翻了十几倍,我妈说道,就算不买比特币,买房子也赚不少啊,但就算现在让你重新选一次,你换吗?

听到这个问题后,我笑了笑,嘴里刚要说出“换啊,为什么不换,这不赚飞?”但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咽了回去—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没这么好回答。

RE-EXAMINE

从一路上被推着做选择

到停下来从而找到方向

re-examine

老实讲,我出国纯属机缘巧合。

在初中一位同学转学到美国后,我都没想过还有出国这个选项。高中因为老师推荐,便报考了国际部,之后也就准备标化考试和申请,进入到了美国读大学。

在大学的第一年我是焦虑且挣扎的。

我很快的意识到自己高中选择的化学专业可能并不是真正我想做的,我选择化学更多的是因为在初中时高中时的成绩优秀,而没有想过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或着说,如果每天都从事和化学相关的事情,是否真的是我想要做的?

这些问题每天都缠着我,让我思考自己想要的未来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进入学术界,做research,还是进入企业做化学工程师,还是说,重新选择一个之前并没有考虑过的方向?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大学之前的经历中,每个阶段我的学习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小学的任务是考入排名靠前的初中,初中的任务是考入排名靠前的高中,高中的任务是申请到排名靠前的大学,但现在到了大学里,父母不再给我硬性的要求,可能的选择多了,但我却不知道怎么选了。

就这样迷茫且焦虑的上着课,我慢慢竟然也习惯了。

直到有一天,刷知乎刷到了篇写职业规划的文章,提问的人描述自己四十多岁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没有勇气再做出改变。

我看到后感触很多,我知道自己不想等到中年后再明白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于是我开始阅读更多的职业规划相关的文章,查找相关的资料,也找过老师进行过职业规划,最终找到了暂时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我会在这里将我寻找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心得告诉大家。

简单讲一下个人认为职业规划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

我认为了解自己是了解职业的前提,在明白自己对于职业的要求后,更能有目的有效率的筛选职业,在这里我会结合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一起讨论。

INTERESTS

兴趣➡️职业方向

Interests

了解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做很好事情的源动力。

如果你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兴趣方向是相同的,那么你大概率能从工作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感到快乐。

所以我们在寻找未来职业目标的时候,可以把兴趣作为出发点搜索。

PERSONALITY

性格➡️职业类型&工作角色

Personality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更要避免与自己性格冲突的工作。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内向,那大概率销售/管理等和沟通社交强相关的工作可能会让你觉得折磨。

但是要求人安静下来思考产出的工作就可能会让你舒适的进行,如工程师,设计师等工作。

因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要做什么。

在这里推荐MBTI性格测试,大家可以直接网上搜索,是免费的,个人认为MBTI测试对于性格分析还是基本很准的,但也要带着批判的思维去看,因为目前没有性格测试能100%刻画你的性格。

CAPABILITY

能力➡️职业类型&工作角色

Capability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后,关于“我想要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可能大家心里会有一个基本的答案,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能做什么”。

毕竟工作选择是双向的事情,我们选择企业,企业也需要选择我们才能拿到工作,那么我们就需要像企业证明我们能够胜任我们想要的工作,这也就是我们的能力体现。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各项能力有一个基本认知,从学术能力,数据分析、编程等能力,到沟通能力、组织规划能力这些软实力。

了解自己的能力后,我们可以再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说发现自己能力没有匹配想要做的职业,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升相应的能力。

RECOURCES

资源➡️公司选择

Resources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校友在哪些公司工作,如果我们申请相应的公司,会不会帮忙推荐,或是指导求职准备。

这些都是资源可以带来的优势。

所以我们要留心,利用好学校里的和身边的资源,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

码字不易,如果大家觉得看完文章有所收获,点个赞或在看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Lighthous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