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治心、治身、治世、治家、治神、治万物
相关推荐
-
【玄学钩隐】
复 归 混 沌 西学东渐,吾人趋之若鹜,言行必以科学自居.国粹沦丧,倘孔圣再世,亦当发何感慨?悲夫,吾人视宝器而为敝帚,执外物而舍身命.呜呼,断垣残壁,可以长久.千古道心,即复不存.江河虽 ...
-
我读《道德经》: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挑人毛病?
我读<道德经> 0 5 天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1 首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思是,道体是虚 ...
-
徐慎檀:《道德经》第四章释义
大家好.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五到十分钟的时间休息,我们一起来体会先哲们的智慧,今天我们读<道德经>的第四章. 我们先把原文读一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 ...
-
徐大椿注道德经: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上一章讲,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应该以道治世.本章接着具体讲如何立道与行道. [原文]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跂,翘足也,跂则不可以立] [白话]跂(qì),本 ...
-
韩非子领导手段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 意思是:道是万物的源泉,是非的准则. 更多干货关注公众号职在郑州, 现实生活中,聪明的领导只要把握住这个本源,就能了解万物的由来,就会搞懂事理的始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
治世先治身,治身先治心,治心先明道,袭常无身殃。
2021-10-1摘于网络 老子文化研究院 治世先治身, 治身先治心, 治心先明道, 袭常无身殃. 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是很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 ...
-
立德·传道·治世——《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
原标题:立德·传道·治世 <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宝典.它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该书以"务乎 ...
-
庄子:道之真在治身,健康长寿的终极方法,道家归零的智慧
庄子:道之真在治身,健康长寿的终极方法,道家归零的智慧
-
外阴白斑患者:“欲治身,先治心”,情绪管理很重要
一阵秋雨一层凉,步入九月后,天气的温度开始慢慢下降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白癜风患者也可以松一口气了,不用被强烈的紫外线追着跑.夏天是一个对白癜风病情有助力的季节,但是患者不要以为天气凉爽的秋天对白癜 ...
-
此篇内容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
<太清存神炼气铭>是药王孙思邈真人所撰写的道家养生经典<摄养枕中方>中的最后一篇. 此篇经文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 经文部首讲大道之理 ...
-
中医治病,不仅治“身”,尤其强调治“心”...
中医治病,不仅治"身",尤其强调治"心".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代,无际大师石头和尚就开出了一张养心养德的"治心妙方",方中的药味有:好肚肠一根 ...
-
道医对“神治”的认识
道医对人体"精"的认识 道医认为"精"分两种:一种是后天充养的五谷之精.一种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受之于天地宇宙,是万物的基质,得之而生,持之而壮,与天地同步相存, ...
-
一首治身痒的高效方
房某,男性,43岁,1965年5月24日初诊:原有慢性肝炎,近几天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为止.时有寒热,苔薄白,脉浮缓. 辨六经为太阳病,辨方证为桂枝汤加荆防白汤证:桂枝10g,白芍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