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邹城邵氏

邵姓是邹城有较大影响的姓氏,分部较广,人口也较多。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都尊北宋邵雍为始祖,自称康节公后裔。

邹城西南一带邵姓多迁自于邻县滕州。滕州滨湖镇西古村邵氏祖碑、牌坊记载,该村邵氏于南宋绍定六年由洛阳迁居此村,成为望族,至今村里仍有元代的石牌坊,民国年间重修,牌坊主要记载其三世祖获得皇帝旌表后捐资重修大圣禅院之举。目前,古村东、西、北三个村子,邵姓仍是大姓,该姓2009年已是第九次修家谱。笔者在邹城峄山镇野店村该谱,家谱收录了道光二十年和1962年的谱序,该谱完整抄写于1962年,由野店村邵氏第十五代邵开庠组织人员抄写,记载,本支为邵雍第十三代孙名邵和的先祖从硭砀狐父桥迁来古村,而邹城邵姓为明嘉靖年间由鱼棠古村(今属滕州)迁来,迁邹始祖名邵钧,今天邹城西南一带邵氏多为其后。

另一支邵姓人家为邹东田黄邵家,也是明代迁入。民国二十三年臧家祎修《邹县新志》载“邵有德先生墓表”,邵有德原为费县人,名吴,字有德,“性爱山水,过邹见田黄里水秀山奇,欲迁而疑。卜得三世其昌之繇而胥宇焉。”此田黄山水之美自古依然,果然,邵氏迁此而居,“家道日增”“数十年间,赀冠邹鲁,名满东藩”,该邵氏家族“且能持盈,不骄不吝,孜孜好礼,济困扶危,终始无倦”。邵有德后世成为大族,今邹东邵氏多为其后,据其后人今田黄镇辛庄村原书记邵某介绍,其邵氏祖茔规模宏大,牌坊、碑刻众多,古代望族气象。而该墓表为明朝名宦穆孔晖所撰写,穆为今聊城人,王守仁弟子,曾任翰林院侍讲、太常侍卿。邵有德家人能请穆孔晖撰写墓表,应有缘由,值得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