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6茬速生叶菜栽培模式,你值得拥有!

云南速生叶菜设施一年多茬栽培技术应用

云南作为南菜北运和供港蔬菜的主要基地,在夏秋冷凉蔬菜和冬春冬早蔬菜供应具有显著的产区和环境优势。云南速生叶菜主产区采用设施内育苗,简易设施栽培,实现4种主要速生叶菜1年5~6茬栽培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主要产业。

云南是南菜北运和供港蔬菜的主要基地,据统计2016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04万hm2,总产量1974万t,产值426亿元(来源:云南省农业厅),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云南地处低纬高海拔地区,具有丰富的气候类型,充足的光热资源,适宜不同蔬菜作物的生长,形成夏秋季冷凉叶菜、冬春季茄果类蔬菜和豆类等特色优势产区。其中叶菜类蔬菜是高温季节供应东南沿海城市的重要蔬菜,但全省降水在季节上的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降雨量的不均匀分配增加了蔬菜栽培难度。

速生叶菜指生长周期短的绿叶蔬菜,一般从移栽到采收只需35~45天,一年种植5~6茬,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基于云南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气候特点,发展简易设施栽培是解决雨季蔬菜栽培难度大、病虫害防治困难、蔬菜商品性差以及冬季缩短蔬菜生长周期的主要措施。经过多年试验及实践,云南滇中地区逐步发展起以嵩明县、陆良县、麒麟区、沾益区等地为主的速生叶菜生产区,主要种植的速生叶菜有黄白菜、青梗菜、意大利生菜、油麦菜等绿叶蔬菜。通过修建塑料大棚(水泥立柱)或搭建简易竹棚,解决了速生叶菜在栽培过程中肥料利用率低、大量使用农药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保障了速生叶菜周年生产,对稳定南方高温季节绿叶蔬菜供应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

简易大棚搭建

为了节约成本,生产中主要使用塑料大棚(水泥立柱)搭建大棚,其肩高1.3m,顶高2.5m,跨度4~4.5m,在大棚底部到肩高处安装防虫网,用塑料薄膜覆盖整个框架大棚。夏秋季把大棚侧膜卷起固定在肩高处,降低棚内温湿度或换茬时放下大棚四周侧膜进行高温消毒,冬春季放下大棚四周侧膜提高棚内温度,促进植株生长。

竹子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搭建简易竹棚,选择直径2cm、长3.5m的细竹,两边分别插入地下30cm,顶部用布条捆绑,呈拱形,竹子间隔0.8m,在拱棚顶部及两边1.4m高处的地方分别用横竿固定,棚顶间隔3m用直径10cm的竹竿或木棒支撑加固棚体。

速生叶菜栽培技术模式及效益

速生叶菜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提高蔬菜作物复种指数,通过轮作换茬减少病虫害发生,形成了“油麦菜-黄白菜-青梗菜-意大利生菜-黄白菜-油麦菜”的栽培模式。根据4种速生叶菜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建立了1年6茬速生叶菜栽培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年产值1.845万元/667m2,利用轮作换茬、土壤高温消毒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茬口安排及相关指标详见表1。

速生叶菜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生产中选用适应性强、抗逆、优质的叶菜品种,推荐品种见表2。

土壤消毒

利用6~7月高温天气,棚内浇水使土壤湿度达70%时覆盖白色塑料薄膜,然后放下水泥棚或简易棚四周侧膜进行高温闷棚消毒20天,可以避免高温引起的植株徒长,还能同时利用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对棚内残留病虫害进行杀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移栽前5天,可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施进行土壤杀菌。

育苗

为了培育壮苗和提高土利用率,速生叶菜采用育苗移栽,可以缩短幼苗在大田20~25天生长期,利于幼苗病虫害的集中防控和营养的集中供应,移栽后保证大田植株的整齐度。采用商品基质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粒,播种深度0.5~1cm。一般播种后4~5天出苗,夏秋季中午高温时覆盖遮阳网,同时增加棚内通风降低温度,出苗后7天施0.2%的复合肥水溶液(N:P:K比例为15:15:15,下同),15天施0.2%的复合肥水溶液,冬季育苗期施肥2~3次。夏秋季节苗龄25~30天,冬春季节苗龄40天左右。移栽前进行炼苗,即控制浇水次数,增大通风和光照,使幼苗尽量适应外界环境,增加移栽成活率。

整地理墒

速生叶菜植株较小、生长快,一般适合宽墒密植。整地前667m2施入2000kg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30kg复合肥和50kg微生物菌肥,松翻土壤后耙平种植墒面,将整个大棚作为1个墒面,不单独预留操作道。黄白菜株行距30cm×30cm;青梗菜株行距15cm×15cm;意大利生菜株行距25cm×25cm;油麦菜株行距15cm×20cm。冬季覆盖地膜。

水肥管理

为防止中午高温灼烧叶片,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栽苗,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提高苗的成活率,缓苗期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速生叶菜一般采用喷灌浇水,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进行适宜浇水。由于速生叶菜生长周期短,肥料以底肥为主,生长期追施2次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移栽缓苗后追施0.3%尿素水溶液提苗,黄白菜移栽后20天追施第2次肥料,667m2追施复合肥(N:P:K=15:15:15)20kg;青梗菜移栽后15天进行第2次追肥,667m2追施复合肥(N:P:K=15:15:15)15kg,或喷灌喷施浓度为0.5%水溶肥;意大利生菜移栽后20天开始第2次追肥,667m2追施复合肥(N:P:K=15:15:15)15kg;油麦菜移栽后15天进行2次追肥,667m2追施复合肥(N:P:K=15:15:15)15kg或喷灌喷施0.5%的水溶肥(N:P:K=15:15:15)。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冬季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同时,结合喷打农药,叶面喷施1~2次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

◆农业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黄白菜、青梗菜和意大利生菜、油麦菜轮作栽培模式,或在6~7月高温天气时进行闷棚消毒短暂休耕。前茬蔬菜收获完毕后,及时清理菜地尾菜叶、杂草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翻耕后晾晒土壤,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物理防治

蚜虫、白粉虱、蓟马、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等成虫对黄色、蓝色有较强趋性特点,在田间悬挂黄/蓝板对其进行诱杀和监测,667m2菜地各放置30块黄/蓝板,色板高于植株5~10cm左右,根据色板上粘贴的虫害种类和数量,及时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农药防治。

◆生物防治

苦参碱防治红蜘蛛、蚜虫、白粉虱等;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红蜘蛛、飞虱、螟虫、棉铃虫、斑潜蝇等;藜芦碱防治白粉虱、菜青虫、菜螨等;鱼藤酮防治瓜蝇、蝽蟓、黄守瓜、黄曲条跳甲等害虫。

◆化学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黄曲条跳甲、蚜虫、蓟马、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潜叶蝇等。

(1)病害防治:霜霉病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或1%中生菌素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黑斑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5%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水乳剂1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呱·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2)虫害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48%乐斯本乳油8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顽虫敌乳油(增效毒)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蓟马可用3%纳农啶虫脒微乳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可用3%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可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10%虫螨腈微乳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可用10%虫螨腈微乳剂15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作者汪骞1,2,念红艳3,袁艺1,2,陶婧1,2,罗红1,李石开1,2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2.云南省蔬菜种质创新与配套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

本公众号欢迎分享,凡转载文章,除了为作者署名外,还请在文章最前或者最后注明:本文转载自:温室园艺农业工程技术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15天即可采收,一茬亩收益5000元,这个快菜栽培技术简单又实用!

    种植秋水白菜,可填补春夏蔬菜收尾和冬茬蔬菜青黄不接的空缺,也是灾后秋淡调节市场鲜菜供给的有效举措.秋水白菜是在高温条件下生产的,播种后出苗快,生长速度也快,播种到收获一般15-30天,生长周期短,被菜 ...

  • 白皮丝瓜高产栽培技术!亩产超4000斤,深受种植户欢迎!

    大棚秋延后栽培是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湖南常德市大棚秋延后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白皮丝瓜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 白皮丝瓜以白佳栽培面积最大,该品种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丰产型杂交 ...

  • 打破番茄常规种植,这项技术已攻克土壤连作障碍难关!

    番茄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特点,在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在连作栽培条件下,番茄土传病害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

  • “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

    第一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 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二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四潮菇.一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菇1 ...

  • 温室叶菜栽培,如何做到高效?

    温室叶菜高效栽培模式 目前叶菜设施栽培模式主要包括塑料大棚和人工光利用型温室(或人工光利用型植物工厂).塑料大棚是在半封闭的温室环境下,利用太阳光或者短期人工补光进行植物工厂化生产的方式,室内环境调控 ...

  • 半基质栽培模式下,三种不同肥料对草莓栽培有哪些影响?

    半基质栽培模式下 三种不同肥料对草莓栽培的影响 引言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半基质栽培模式开始进入推广应用.在半基质这种全新的栽培模式下,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肥料的合理施用.该试验正是通过施用3 ...

  • 自动化+活菜销售,不是一般的NFT叶菜栽培体系!

    基于自动化及活菜销售的NFT叶菜栽培体系 叶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与北方地区喜食茄果类蔬菜相比,青菜等绿叶蔬菜为南方地区喜食的蔬菜种类.上海绿叶蔬菜占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的60%,由此可见绿叶蔬菜在上海地区的 ...

  • ‘鲁枣2号’塑料大棚栽培模式与管理技术要点

    | 摘要|'鲁枣2 号'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鲜食枣品种,其果实呈椭圆形,色泽鲜艳,品质优良,可以满足早期市场供应,经济效益显著.但'鲁枣2 号'最大的缺点是在成熟期若遇到连续降雨天气,会发生严 ...

  • 每亩增收7000元,这届甘薯套种草莓栽培模式,效益升级!

    | 摘要 | 自 2019 年起,粮经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草莓套种甘薯 新模式探索,连续两年取得成功,增加收入超过 7000 元 /667 m2 .为进一步扩大示 ...

  • 大樱桃立柱形栽培模式您见过吗?

    烟台电视台<绿色田园>栏目首播时间为:新闻综合频道18:05 //公共频道20:08 次日重播时间为:新闻综合频道06:30 / 12:21 //经济科技频道17:40 移动网络机顶盒的播 ...

  • 伍涛 | 图解梨树“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日趋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农业用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梨树传统无架栽培方式因树形复杂.技术不易掌握;主干矮.树体高.不便管理,难以实现机械化;树冠上下内外生长结果不一致,果实整齐度 ...

  • 樱桃树改良纺锤形高产栽培模式介绍!

    纺锤形是国内外果树种植管理广泛采用的树形,其树体骨架稳固.成形快.结果期早,树体可大可小,适于矮化密植的各种栽培模式,整形修剪技术简单易学,树体结构合理,盛果期后冠内通风透光好,便于枝组更新,维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