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三国(下)
相关推荐
-
三国帝王世系
一.魏国 1.魏太祖武皇帝曹操.沛国谯人,字孟德,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桓帝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养子曹嵩继承其爵位,官至太尉,没有人知道曹嵩出生的底细.曹操是曹嵩的儿子.曹操打败青州 ...
-
孙权晚年,相中了一位年轻女子,哪料多年后,却导致了东吴亡国
一.孙权此人 在三国的三大雄主中,若论过得最舒坦,或说命最好的人,必然是孙权!老爸孙坚和哥哥孙策,不但替他打下来了江东天下,还留下了周瑜.张昭.程普.黄盖等牛逼人才,他只需治理好和守住基业便可! 而不 ...
-
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在封建时代,想要获得各阶层的支持,无外乎掌握两大秘诀:利益.人心.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西晋统一天下后,在江东地区,司马氏所受的拥护,比当初的孙氏高得多. 自从孙权死后,东吴人就没享受过几天好日子. 公元 ...
-
孙权去世后诸葛恪掌控了吴国,他马上动手挑衅魏国!
公元252年,孙权的病情严重了,这位同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人抗衡的牛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召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和侍中孙峻到宫中交代后事,把太子孙亮托付给了大家. 第二天,孙权去世了.按 ...
-
孙权:儿孙虽然不如我,但也有6个成语值得了解
有孙权一人珠玉在前,他的儿孙们,或者说东吴后几位皇帝显得有些暗淡.孙亮.孙休都在与权臣斗争,到孙皓这却以酷烈闻名. 照例说明,最近关于成语典故的一系列文章都是顺着<三国志>写的,所以有些成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汉献帝 三国(上)
何进立刘辩即位后,重用袁绍.袁术.何颙.荀攸等人. 袁绍建议何进除掉所有的宦官,何进杀死了蹇硕,但又迫使董重自杀,董太后也忧惧而死,所以何进一家失去了民心. 何进想驱逐全部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