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华 | 黄梅名宦程晃初考
相关推荐
-
胡越||黄梅姓氏有多少?未有黄梅县,先有许丁涂
胡越||黄梅姓氏有多少? 黄梅是千年古县,人口有百万之众,可黄梅姓氏有多少?1985年笔者因公需要参阅了组织.劳动人事.邮电通讯.公安户籍.居民身份证以及龙感湖农场志等资料,从中搜集到姓氏337个.人 ...
-
杨天元:黄梅县文庙“至圣遗像碑”考
"师表常尊, 泰山共仰", 孔子世称先圣,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万世师表. 唐开元二十七年, 唐玄宗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宋太祖建隆元年, 帝视学谒孔子诏增葺祠宇, 塑绘先圣像 ...
-
胡越:淡 月 照 诗 魂
中国的诗歌它不仅是艺术,是瑰宝,而且还能给人铺开广阔的前景.宋文帝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貌不出众的东海书生,来到湖北江陵,拜会荆州刺史刘义庆,奉上一曲<河清颂>诗歌, ...
-
【大美黄梅】程俊:美丽的三原色 让幼儿阅读快乐起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个两岁的小男孩,略带点羞涩,奶声奶气地背出这首人人皆知的<悯农>时,赢得了满堂喝彩.6月30日上午,黄梅县图书馆嘉 ...
-
王定国│黄梅人在海南:黄梅瞿罕 享祀琼岛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诚邀您赐稿! 本公众号是 ...
-
商宏志:永远屹立的家风“旗杆”
封建科举时代,各地凡族中有人荣膺进士.举人功名,必在宗祠或祖厝门前竖立功名旗杆以显门楣,光宗耀祖.并作为楷模,激励后人发奋读书.积极进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功名旗杆早已超越了光宗耀祖的意义,成为古代科 ...
-
【大美黄梅】胡越:漫话蔡山
由于地理的毗邻和历史行政区域的变更,一江之隔的江西省九江市与湖北省黄梅县文化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江北的蔡山便是一例. 蔡山,人称"小庐山",与庐山是一对孪生子.传说秦始皇在为自己 ...
-
黄梅县城变迁两千年
寻访黄梅县城址之二千年 曹锦军围炉 吴头楚尾的湖北黄梅历史悠久,早在1-4万年前,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栖息.在这历史的长河里, 我们生活的黄梅县城是不是一直都在如今的黄梅镇?还是经过了数千年的若干 ...
-
【大美黄梅】商宏志:黄梅清代进士名录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意即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公元605年,隋朝首开进士科,被视为我国科举的开端.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当时凡 ...
-
计成群|重登红花寨
计成群|重登红花寨 五年了,居然没有上去过,红花寨,我就在它的脚下工作,经常到位于它脚下的教学点,或朋友的红豆杉基地,时常看到它烟雾缭绕的面纱,或阳光闪耀的真容. 曹锦军围炉里,如风发出7年前登红花寨 ...
-
【我和丹桐的故事】第一期征文大赛揭晓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发生了始料未及的疫情和汛情,但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抗疫.抗洪的阶段性胜利. [我和丹桐的故事]征文活动自2020年元旦启动 ...
-
黄梅||史说严家闸
黄梅||史说严家闸 说起位于黄梅县孔垄镇的严家闸,大家都知道这是黄梅水利史上抵御洪水的一道雄关.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严家闸的来历,以及有旧严家闸.老严家闸和新严家闸的历史变迁呢? <方舆纪要> ...
-
黄梅||程沙滩走笔
出黄梅县城向北约十华里就到了小溪河上的渡溪桥,历经风霜的水泥桥墩,在岁月的抚摸中斑斑驳驳.过了桥,左边是杉木乡沙滩村,右边则是黄梅镇商河村. 桥头的几棵老树,在冬天叶子都几乎掉光了,光秃秃的枝丫伸向苍 ...
-
程春华 | 红八军攻打宿松县
▲李正阳题 1930年8月14日,红八军五纵队经过在阳新整编训练后,北渡长江,来到黄梅考田山区,与7月初来梅的红八军四纵队会师.接着在黄梅苏区,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和鄂东特委的指示,成立了红 ...
-
商宏志:俊逸鲍参军——黄梅的千年文脉
俊逸鲍参军--黄梅的千年文脉 商宏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春日怀李 ...
-
黄梅|历史长河中的百里长堤
黄梅|历史长河中的百里长堤 曹锦军围炉 谈起黄梅的龙感湖,许多人都知道那里有西隔堤,也就是八一大堤,但很少有年轻人知道在以前,黄梅沿湖还有个历史悠久的百里长堤. 黄梅县虽然有山有水有平原,水资源丰富, ...
-
雷有德||陶渊明隐居黄梅
长江之北,太白湖中,有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古代岛上隔水难攻,<黄梅县志>载:"明邑人黄景恒.胡君孚.吴之栋等避兵其上."他们聚众安营筑寨,兵农兼行,舒坦自守,遂名舒城寨 ...
-
天下至毒的武功为害武林,练成五种毒功,谁又能对抗得了?邵氏高分动作片,《五毒》上
北宋时期,有一江湖奇人,自五种毒虫猎捕食物的特征中,参透了五套功法.入山精修十余载,出得洞来后与人比武未尝一败,一时间名动江湖.于是创五毒教,广收门徒 然而,此人下手极狠,但凡与之切磋者,无人得以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