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过程中伪迹识别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大家好!

今天Rose小哥分享一篇群友 Tina关于脑电实验的学习笔记,感谢脑机群友Tina的分享。

实验前准备

1.填写被试信息及知情同意书

2.清洗头发

原则上到实验室清洗头发

目的:洗头是为了去掉头皮和油脂

电吹风热风吹半干,不用吹的全干,因为吹的全干可能产生新的头皮和油脂。

3.讲解实验任务

4.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抖腿、不要乱动、不要说话、根据实验要求,注意不要做一些动作

5.佩戴电极帽打导电膏

举个例子,ERP实验

首先准备阶段,如下图:

在实验准备阶段时,

1.要选择合适大小的电极帽

2.佩戴电极帽:

由前向后佩戴,确认Cz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在实验中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受试者头部的Cz点:双耳耳珠的连线与鼻根到枕骨隆突的连线的交叉点就是Cz点。

关于Cz点的介绍,在国际10-20标准系统可以得到。

电极的种类包括记录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3种。实验中采集的是电位差,它由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的插值表示。

电极导联分为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单极导联通常用于头皮上的电极就,双极导联通常用于眼电记录、心电记录。

实验数据采集

可以用采集设备对数据进行采集

清洗帽子用冷水浸泡10到2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

三、伪迹识别

在正式记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对伪迹进行判断识别。如下图EEG就比较好,除了眨眼并没有其它伪迹。

下图为信号质量较差的脑电数据。

常见伪迹的类别

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设备和环境有关;一类与人体电信号有关。

50Hz的干扰产生的波形有周期,特别规律。

上述可以通过滤波将这个伪迹去除。当然最好在数据源头就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开始实验前,检查仪器是否接地等。

电极故障

电极出现故障时,阻抗很难降下来。

电极移动

下图左图中是单个电极移动产生的结果,右图中可以看见所有波形都发生了移动,这是所有电极发生移动所导致的。产生这个的原因,有可能是受试者头部有晃动,头部发生了相对位移。

可以选择受试者比较舒服的姿势,告知其不要乱动,使其专心做实验。

放大器饱和

某些通道波形变成一条直线。

原因是其增益的倍数太高,超出其限额。将软件关闭,设备关闭,过段时间重新打开启动。

出汗性伪迹

出汗引起的伪迹如下图,高波幅、不规则的缓慢波动。

肌电伪迹

有很多尖头的脉冲,聚集在一块。头皮下肌肉收缩引起的伪迹。一般在头部戴的脑电帽,勒的紧的部位易产生肌电伪迹。

眼动伪迹

如下头,垂直眼电为尖头的脉冲,水平眼电为水平的方波。

血管性伪迹至少包括两种:

心电伪迹

一般做睡眠脑电时,容易产生心电伪迹。解决办法:寻找舒适的体位。注意不要将参考电极放在血管上面,将比长的线用胶带粘到帽子上。

课程来源于北京飞宇星科技的直播课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