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战略与子午谷奇谋,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相关推荐
-
误解千年三国名将系列之姜维,扭转乾坤之奇谋,却落误国之骂名
自古以来,人多喜以成败论英雄.正如:邓艾胜,人多颂:姜维败,人多损:诸葛亮北伐无功,人言其一生太过谨慎:姜维计失,人又言其多喜弄险.尤其对姜维的"敛兵聚谷"之策贬损者甚众,认为此谋 ...
-
姜维:继承孔明衣钵,承载蜀汉希望,却成三国时代的最大悲情英雄
一.身怀羌族血统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姜维出生于天水冀县,其父姜冏时任汉天水郡功曹一职,在一次外出镇压羌族叛乱的途中不幸殉职,少年姜维因此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于西北苦寒之地,自然需要练就 ...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能是蜀国逆天改命,唯一的一次机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战败但王平掩护败军从张郃五万骑兵中杀了出来,牵制曹真10万主力的赵云5000疑兵全身而退,汉军把三郡之民迁回汉中,整体来说不算一无所获. 第二次北伐,目的不是北伐而是策应东吴攻势, ...
-
魏延一万蜀军取道子午谷直抵长安,是天方夜谭还是旷世奇谋?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有这样一幕:时至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命断五丈原.蜀军势微,在诸葛丞相交代身前事时,早已暗定秘不发丧,大军缓慢而有序的退回川蜀.魏延自大好功,高呼死一人不足以废万军而不奉军 ...
-
三国时蜀国北伐曹魏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要兵出祁山?
从汉中向西北行军,进入现在的陇南市地区,再北上现在的天水市地区,即可沿渭河而下,直达关中.从汉中到陇南,从陇南到天水,重要的中转站就祁山,而祁山也是蜀国能控制的最西北地区了.绕道而行,虽然路途变远了, ...
-
马谡失的不止街亭,诸葛亮悔恨没听刘备劝,看第一次北伐赢面多大
文/商学野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晚年时期曾经"六出祁山",率领大军多次北伐魏国,连自己最后都病死在五丈原军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后世无限唏嘘. 但其实在这六次北 ...
-
子午谷奇谋千年争议:不可忽视的两个版本战略,决定魏延的对错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实有很大争议,千百年来为历代军事家所津津乐道.虽然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各占一半,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其实是有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可能是决定子午谷奇谋可行性的关键. 诸葛亮 ...
-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子午谷奇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故地重游,再次来到了汉中.和217年那次不一样,这一次,他是作为北伐曹魏的主帅出场的.也就在出征之前,诸葛亮召 ...
-
子午谷奇谋能否成功?演义里诸葛亮谨慎有理,正史上魏延胆大可为
谈秦说汉(455) 在<三国演义中>中,诸葛亮北伐大军从褒斜道出,欲夺关中.魏延请命率5000精兵自子午道奇袭,闪击长安城,然后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两头夹击,占领咸阳以西.但诸葛亮以此计过于 ...
-
诸葛亮不用魏延出子午谷奇谋,确实是个弥天大错,三个战例可证明
看三国历史,最为几个人的死惋惜. 第一,就是关羽. 关羽后世是神的存在,然而,死得却很凄惨.被东吴斩了首级,还被送到曹操那里,落得个身首异处.其一世英名,却落得如此下场,叫人唏嘘. 第二,就是张飞. ...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究竟靠不靠谱?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诸葛亮主持北伐期间,魏延作为一名大将,不断的出谋划策.魏延最为有名的策略就是子午谷奇谋,时至今日,人们对魏延的这个策略仍然是充满争议的.诸葛亮快要病逝的时候,出现了这一幕,就是诸葛丞相交代身前事时,早 ...
-
他一生传奇,却信了“子午谷奇谋”,后全军覆没,自己被凌迟处死
"子午谷奇谋"出自三国时的蜀国大将魏延,诸葛亮当时直接否决了.按照诸葛亮的理解,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根本不是什么奇谋,而且过于凶险,弄不好会全军覆没.魏延一直因 ...
-
魏延暗骂诸葛亮胆怯,不敢用子午谷奇谋:1300年后大英雄实力作死
诸葛亮与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军事才能数一数二的存在,在兵出子午谷的问题上,有了根本性的分歧.诸葛亮认为:蜀汉国力底子薄,经不起折腾,担不起风险,要稳扎稳打.魏延则认为:诸葛亮太过胆怯,不敢用奇策,使自己 ...
-
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什么不愿给魏延一个尝试“子午谷奇谋”的机会呢?1300年后历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1-06-18 10:26 华人号:心宜善 诸葛亮与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军事才能数一数二的存在,在兵出子午谷的问题上,有了根本性的分歧.诸葛亮认为:蜀汉国力底子薄,经不起折腾,担不起风险,要稳扎稳 ...
-
诸葛亮为什么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置之不理?如果采纳,能否灭掉魏国?
这个问题,即使是历史学家之间,也是争论不已,没有定论. 今天,我说说我的看法. 子午谷奇谋的内容,就是魏延说的自己带五千精兵,从险路走,奇袭长安,做掉长安守将夏侯楙. 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