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记忆——长江埠白布街话白布(二)

(0)

相关推荐

  • 葛店的陈祥发布疋店

    葛店的陈祥发布疋店 "陈祥发"布疋店在葛店六会头,即范家巷一号,是葛店街较大的老店之一.店铺是一幢青砖出垛.一进四幢的三间古式青砖大屋.前面临街的三间是店,共两个门面,一个是两间的 ...

  • 兖州染坊史话

    兖州染坊史话 杜心广 染坊,即印染绸.布.衣服的手工作坊,古代亦称为染彩商.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先人从掌握纺棉.织布.织绸缎的工艺不久,就掌握了初步的染彩工艺. 我县春秋时代受儒教文化 ...

  • 靛市街与蓝靛草

    在邢台(顺德)古城南门外,南关北大街东侧,有一条东西向街道,称之为靛市街.靛市街是邢台南关最古老的街道,早在元代时,在这里建清真寺,据邢台老人回忆说,清真寺挂有元始祖忽必烈御书大匾,还有人说,先有靛市 ...

  • 装修13不装14装

    装修十三布庄十四转还没有装修的装修小白,赶紧收藏中不装浴缸布庄杂牌儿马桶不装台上盆布庄复杂的专不专不防滑地砖厨房不装凉霸卫生间不装光暖浴霸布庄复杂,电视墙和复杂沙发背景墙厨房不装上班是吊柜不圈复杂的吊 ...

  • 应城记忆——长江埠白布街话白布(三)

    白布生意带动印染业的发展,在清末光绪1875年至民国时期,染布业为兴盛时期,当时开染坊规模最大的也首推王大顺家,他家雇佣的染衣工人多达100多人,有染布的大缸100多口.染坊工人较辛苦,当时称染布的人 ...

  • 应城记忆——长江埠白布街话白布(一)

    初起于清乾隆1737-1795年间长江埠的印染业,随着手工棉纺织业(俗称土布)的兴起而名扬省内外.始创人胡义和来到长江埠开商铺谋生,专做土布经营及染色加工,从而带动了长江埠和邻近的王家桥以棉纺织印染业 ...

  • 方言与文化(音频)丨罗琳:逝去的记忆,山城棒棒军(重庆话)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棒棒的兴起 山城重庆,山多水长:经济发展,船来船往, 于是就在这里,出 ...

  • 宋江涛:我的铁匠王庄⑥遥远的埠口街

    前言 ▲ 火热的浦东  题图摄影  尚涛 句句有泪,字字深情.<遥远的埠口街>当年只有20里却始终未能成行,而今2000里之遥,姨婆家都搬迁了,却不再遥远.生活好起来了,变迁沧海桑田,善良 ...

  • 【淅川史话】之十二:埠口街与三官殿

    埠口街 埠口街又名程家埠口街,位于太白山南麓,丹江东岸,因为渡口而得名,古时候有"冲了埠口,兴了汉口",意思是埠口街的繁华早于汉口.埠口街分为南北二寨.南寨名叫埠口寨,隶属淅川县: ...

  • 女埠下街《平川王氏宗谱》

    女埠下街<平川王氏宗谱> 女埠下街<平川王氏宗谱>,主修:王振玉.宗族堂名:三槐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三槐堂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此为第五 ...

  • 记忆中的太平街小学(上)

    友情提示:本文1517字,阅读约需6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太平街在增福堂街以南,东西向,东起芙蓉街,西到月河路,其中南下洼街以东称为大太平街,以西称为小太平街.大太平街西头路北有个 ...

  • 记忆中的太平街小学(中)

    友情提示:本文121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太平街在增福堂街以南,东西向,东起芙蓉街,西到月河路,其中南下洼街以东称为大太平街,以西称为小太平街.大太平街西头路北有个 ...

  • 记忆中的太平街小学(下)

    友情提示:本文125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太平街在增福堂街以南,东西向,东起芙蓉街,西到月河路,其中南下洼街以东称为大太平街,以西称为小太平街.大太平街西头路北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