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乘得守丘刻石译文
《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篆书,两行,二十字。
刻在天然形状的石上,石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此石原在河北平山县前七汲村外的田野里(战国时期的古灵城遗址西部),四十多年前被该村农民发现,运回家中放在院子里作凳子用。1974年被河北省考古队移至中七汲村第四发掘队保存,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1977年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陵墓,人们才把这件石刻与墓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由于其石刻中有许多字刻得不合规律,故极为难释,后经多人释文,方可粗略读通。
前人所译铭文为:“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
应朋友陕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要求,本人将此文重新译过。
本人译文:
监罟(gǔ)有臣公车车得,守丘,其齿将闅(wén),敢谒后录贤者。
白话译文:我是监罟之臣公车车得,在此守墓,年老眼花不行了,特此招录贤者。
哈,整个一招聘广告。
第一个字是监。
第二个字是罟(gǔ),《说文》解释:罟,网也。这个字,上面是张网,下面是古字,说文讲,天为古,所以这个罟字是网天也,捕鸟为此字本意。
监罟就是不许捕鸟,应当是个官名。
第四字“臣”,无话。
第五六字为复合字,念公车,复姓,所以写成一体。我们先看乘字:
第七字是二点,略写,还是车字。
第八字为得,
第九字为守,无话。
第十一、二二字为其齿。
第十三字为将。
第十四字为闅(wén),
其齿将闅就是年纪到了眼花之时,五十多岁吧。
第十六字为谒,也是别人已经译出的字。
第十七字为后,无语。
第十九、二十为贤者二字。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