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登上Nature,就获辉瑞等资本青睐!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DDR1有何不同?
相关推荐
-
【综述】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其通过从来源细胞到靶细胞传送一些分子,从而构成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元素. mRNA和miRNA的转运可直接调节靶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外泌体中的miRNA含量是分泌这些囊泡的细胞所具有 ...
-
Nature Immunology综述: 炎症、免疫和癌症的间充质细胞背景
背景: 间充质细胞(MCs)是中胚层来源的基质细胞,以提供器官的结构支持.合成和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以及调节组织的发育.稳态和修复而众所周知.最近对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的生物学机制的详细了解表明, ...
-
【Nature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培养的3D胰腺癌肿瘤模型,可有效改善胰腺癌的...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Daisy 导读:于9月24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新研究中,诺丁汉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上海 ...
-
提高PD-1抗体疗效!Nature报道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SETDB1
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这类疗法的有效性仍然有限,大多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没有获得完全缓解,只有少数患者的肿瘤在 ...
-
Nature最新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细菌肽
来源:医药魔方 2021-03-26 12:58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中定植了多种细菌,它们可以影响肿瘤的微环境,例如引起炎症或局部免疫抑制.这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发生改变,并可能改变 ...
-
Nature: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细菌肽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中定植了多种细菌,它们可以影响肿瘤的微环境,例如引起炎症或局部免疫抑制.这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发生改变,并可能改变对治疗的应答.但是,肿瘤内的细菌本身能被免疫系统识 ...
-
组建实验室仅3年,团队人均26岁,这位博导成果登上Nature
她,回国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在植物免疫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这位85后上海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及其团队登上国际顶尖学术 ...
-
中国疫苗问题又登上Nature
一.新闻短讯: 2018年10月23日,Nature杂志的news刊登了一篇名为"Chinese maker of faulty rabies vaccines fined billions ...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用激光操纵反物质,登上Nature封面
机器之心发布 来源:ScienceAI 一个世纪前,实验室发现了反物质粒子的存在,拉开了物理学家们对反物质进行实验研究的序幕:40年前,普通原子的激光操纵和冷却彻底改变了现代原子物理学,促成了数项获得 ...
-
复旦儿科医院黄瑛课题组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Genetics
发现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新致病基因SYK!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3月29日(北京时间2021年3月30日凌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黄瑛教授团队在JCR1区期刊.国际权威杂 ...
-
灵素系统登上Nature子刊,亿药科技基于AI化合物筛选加速新药研发
2021年6月17日,亿药科技在Nature 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36.6)在线发表了题目为"Prediction of drug efficacy from transcr ...
-
这个登上Nature封面的「群体学习」,无需中央协调员,比联邦学习更优秀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如今,在一些疾病的诊断领域,AI的准确率已经超过了医生. 靠谱的诊断结果背后,是建立海量数据集上的机器学习. 但实际上,可用于训练的医疗数据 ...